专家解读鲜银耳营养还是致命?
天气逐步变暖,总有些人对隔夜的食品不放心,比如就有人说隔夜银耳不能吃,由于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实际上,这个说法完全是胡扯,亚硝酸盐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末容易产生。不过,银耳中毒确有其事,但跟干银耳没啥关系,主要“嫌犯”是鲜银耳。
或许你会说,不是鲜银耳更有营养吗?那你想必是没听过30年前的那些惨案吧!
变质银耳中毒事件
在上世纪80⑼0年代,随着人工种植银耳的范围愈来愈大,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陆续出现了1些集体中毒事件。1984年,山东东平县和河南郑州附近连续出现两次银耳中毒事件,共有110人中毒,死亡9人。1988年河北省巨鹿县19人中毒,死亡5人。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经过实验室人员的确认,这些中毒事件全部是由于变质银耳产生毒素。
变质的主要缘由有的是在种植环节就有污染,产生“塌耳”现象,也有的是在蕴藏环节的污染致使变质。
另外,银耳罐头也曾致使类似中毒事件。
无药可解的致命毒素
银耳之所以能够致使人们食用后中毒,是由于1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这类毒夙来自1种细菌,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
“椰毒假单胞”是1种细菌,最早是荷兰科学家在印尼爪哇岛的食品中毒事件中发现的,那种食品叫“tempe bongkrek”,是以大豆和椰子粉发酵制作的,这就是“椰毒”的来源。
在中国东北,食用酵米面中毒事件在历史上时有产生,新中国成立后到1975年最少有1800多人因食用酵米面中毒,致使700多人死亡,死亡率近40%,但病因不明。中国为此成立了“酵米面中毒病因研究协作组”,经过近5年的努力才找到这类致病菌并暂时命名为“酵米面黄杆菌”。随后,科学家们又发现变质银耳中毒也是由“酵米面黄杆菌”酿成的。
经过孟昭赫教授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类细菌实际上是“椰毒假单胞”的变种,后被正式命名为“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它本身其实不致命,但它能产生两种致命毒素,分别叫米酵菌酸和毒黄素。中毒后会致使肝肾损伤,引发器官衰竭和死亡。
至今仍没有应对“米酵菌酸”的殊效解药,只能采取1般的催吐、洗胃、清肠措施,同时针对患者的症状轻重予以对症医治,比如保肝、保肾、下降颅内压等。由于中毒者常居于农村、山区,卫生意识差、医疗条件有限、交通不便,常常致使医治延误,死亡率很高。
没必要购买鲜银耳
由于变质银耳中毒时有产生,各地常常有死亡病例出现,这早已成为1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此,1些地方和部门有专门规定:鲜银耳不允许售卖。在那以后,鲜银耳中毒愈来愈少,90年代后期和2000年以后已很少听说银耳的中毒事件了,人们也已习惯了买干制银耳。
但可能有朋友还是能在1些菜场、农贸市场看到有人售卖鲜银耳,那到底能不能吃呢?答案是不是定的。但建议大家不买不吃,其实不是由于它1定有毒,而是由于没有必要。
首先,干制银耳保存了银耳中的绝大多数营养,包括多糖、维生素、矿物资等,鲜银耳其实不会比干银耳好多少。其次,银耳干制进程中,即便本来有少许毒素污染,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也会降解很多。数据显示,鲜银耳中米酵菌酸的检出率远远大于干制银耳,且目前并没有出现干制银耳中毒的。
如果你1定要买鲜银耳,那要注意银耳的手感和蔼味,比如是不是有发粘、发软,是不是有霉变、腐败的异味。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千万不要购买了。
另外,自己在家泡发银耳,记住要勤换水,不要泡太久。事实上,炖银耳其实不需要泡发,略微清洗1下就好了,不过是炖的时间长1点而已。
最后再次强调,很多微生物引发的严重疾病或并发症都是小几率事件,包括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格林巴利空弯、李斯特菌、肉毒、椰毒、3硝基丙酸等等,你没见过不等于它不存在,等它真的降临到你头上,后悔都来不及。鲜银耳只是1个例子,告知你,没必要要的风险还是规避1下为好。
文/钟凯
标签:
上一篇:这些穴位对心脏好,越按越健康
下一篇:这个春天老年人适合煲这些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