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讲坛】名画里的病人和病人画的名画
西方经典绘画特别崇尚写实,重视对人物的描绘,人物画和肖像画也因此成为绘画中的独立分支。在1些世界名画中,人物形象被表达得活灵活现,以致观者在赏画时,不但能够欣赏画家的高深画技,还能对画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健康状态产生感性的了解。不但如此,医学专家乃至还能在画作的笔触纹理之间,找出作者本人身体状态的蛛丝马迹。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上海大学教授林凤生1起,在名画中探秘这些身体和健康的隐蔽因子。
鉴貌辨色——换1种角度看肖像画
“画家恐怕不会心识到,他们在描绘人物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期困扰人们的疾病”
鲁迅先生说:“1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们欣赏绘画未尝不是如此。
《蒙娜丽莎》
以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为例,有人关注她神秘的微笑,也有人注意到她浮肿的脸庞和肿胀的手指,认为她是已怀胎3月的少妇,传统的宽大孕妇装束更是从侧面左证了这1判断。
而还有的医家认为,为《蒙娜丽莎》做模特的,是1位“3高”女士。由于他注意到这位女性的双眼内眦各有1块小小的突出,在医学上称为黄斑瘤,或脂肪粒,这是1种黄色的脂质酸沉积在皮肤下构成的症状。同时,这位佳宾在蒙娜丽莎的双手上也发现了1些良性的皮下脂肪瘤的痕迹。由此可以判断这位模特胆固醇超标,所以她是1位饮食不怎样健康的女性。
《抱貂的女子》
达·芬奇1生总共画过67幅美女肖像,几近每幅作品里的女子都会有1些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上图是他的另外一幅肖像画《抱貂的女子》,画中穿着时兴的米兰贵族服装、额头系着发夹的少女,听说是米兰公爵史佛萨的情妇。请注意这位女子抚摸着貂的右手,僵硬的手指流露出1种莫名的紧张,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分析,她应当得了某种焦虑症。
固然,通过鉴貌辨色、审视外貌来大体了解被视察者的身体状态和所患疾病,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才行。意大利帕勒莫大学病理解剖学教授维托·弗兰克就是1位喜欢艺术而又有专业知识的教授。
两年前,他在乎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1场欧洲人类病理学大会上,向预会者介绍了自己近几年的1些研究成果:他用医学专家的眼光来审视1些世界名画,竟然发现了许多画中人疾病缠身,有的人还病得不轻呢!上面所说的蒙娜丽莎模特体内的胆固醇偏高,也是他率先提出来的。
诞生在乎大利西西里的维托·弗兰克教授,在病理解剖学研究方面成就颇深,“名画和疾病的关系”是他近年来业余研究的新课题。为探究画中人的疾病,弗兰克研究了1百多件艺术品,包括文艺复兴时期的名画、古埃及的雕塑和近代的1些画作。他告知我们:“虽然古代的作品大多数是宗教画,但是画中的人物,不管是贵族骑士、贵妇、天使、圣母玛利亚,还是神话中的英雄,都以那个时期的人物为模板,因此会显现出当时的人所患疾病的征象。”
他说,“我看画的眼光和美术家们不1样,就像数学家听音乐的方式不同于音乐批评家。”弗兰克认为:“画家恐怕不会心识到,他们在描绘人物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期困扰人们的疾病。”
《长脖子的圣母玛利亚》
弗兰克教授在两幅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肖像画中,发现了画中人得了遗传的骨组织异常——马凡氏综合征,这让他申明远扬。这两幅作品是现存于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中的《年轻人画像》和《长脖子的圣母玛利亚》。
《年轻人画像》
上图即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名作《年轻人画像》,请注意画中头戴帽子的年轻人,他的手指如女子1般纤细,小手指有1点变形,明显得了某种遗传性疾病。在另外一幅几近同时期的画作、意大利画家帕米贾尼诺的《圣母玛利亚》中,玛利亚的脖子和肢体也格外细长。事实上许多年来,绘画艺术爱好者们早就注意到了她这颀长的颈项,故称其为《长颈圣母》,以为这是1种变形的绘画风格。但经过弗兰克的研究,我们才知道画中的圣母玛利亚是1个病人。弗兰克认为:两位画中人都得了“马凡氏综合征”,由于他们都有着异常消瘦的身材和细长的手指。
马凡氏综合征又名蜘蛛指综合征,俗称蜘蛛病,属于1种先天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家族史。患这类病的人自然生存寿命平均仅为32岁,在病发后3个月内的死亡率在70%以上。此病于1896年由法国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首次报导,故以其名字命名。
《雅典学院》局部
弗兰克教授在1次接受意大利报纸La Stampsa采访时说:“每幅画中的人物都在向我们展现人类最敏感和脆弱的特点,而这些都不依赖画家本身的意志和感知。”他还表示,在拉斐尔绘制的《雅典学院》中,米开朗基罗出现在最引人注视的位置,明显是尿酸过量的结果,是肾结石患者的1个典型症状。他认为,这极可能是由于艺术家在创作《西斯廷教堂》时只以面包和红酒作为食品的原因。
载歌载舞——用肢体语言反应病情
重视疾病患者的外在形体表现是许多名画家的特点,他们对瘸子、麻风病人和肝病患者的描绘都极为精确,常常根据画面就能够诊断疾病。
除肖像画以外,有人物群像的宗教画和风俗画里也常常有病人的形象。固然,这时候画家主要通过人物的肢体语言来传递他们的健康信息。
《圣维塔斯舞蹈病》
比利时风俗画兼风景画画家布鲁盖尔曾画过1幅《圣维塔斯舞蹈病》,画的是当地人正在跳1种“白痴舞”,即模仿舞蹈病患者载歌载舞的样子。画中有4位打扮成患者的舞者,伪装痉挛,被人架着行走,还不停挣扎,使队伍堕入极度混乱,配以高亢的演奏乐曲,场面热烈而充满动感。
历史学家告知我们,画中人表演的舞蹈病是1种当时广泛流行的疾病,是由痉挛的不随便运动为特点的身心失调,患者疯狂的行动影响到中世纪各地区的社会安定。该病由后来的医学家西顿哈姆命名。据分析,这类病是由于食用了发霉的黑麦角面包中毒引发的,病发时肢体痉挛,动作疯狂而乖张。
彼得·布鲁盖尔是文艺复兴壮盛时期尼德兰绘画的杰出代表,也是唯1可以与丢勒匹敌的北方画家。他诞生于布拉班特公国佛兰德省布雷达,是布鲁盖尔家族众多画家的先辈。有人称他“农民画家”,但这么说其实不恰当,由于他虽然常常画农民,并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和关心,但他见多识广又很有教养,也是许多人文主义者的朋友。
《盲人》
他喜欢用意味和夸大的手法来描绘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生活,还善于用绘画来说解当地流行的民间谚语。《盲人》就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1。画中有1群盲人,沿着陡坡1个拉着1个向前移动,步履盘跚、相依为命。可是第1个盲人已跌进了1条深沟,后面的人还浑然不知,可以想像他们的前程是何等糟!这幅画诠释了尼德兰谚语:“1个瞎子不要给别的瞎子领路——没有好下场。”
布鲁盖尔对盲人的刻画活灵活现,并对他们的失明状态作了医学专业的描绘:第1位角膜上有1层白点状的角膜翳——角膜白斑症;另外一位抬头朝天的盲人得了眼球萎缩症;第3位盲人露出了摘掉了眼球的眼眶;而走在最后的盲人,眼睛明显患过严重的炎症,眼皮已没法睁开……重视疾病患者的外在形体表现是许多名画家的特点,他们对瘸子、麻风病人和肝病患者的描绘都极为精确,常常根据画面就能够诊断疾病。
《耶稣变容图》
上图是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精心绘制3年但未完成的巨作《耶稣变容图》,它讲述了圣经里的故事:有1个患重病的孩子,由父母带来请耶稣为他驱邪。他们向上帝祷告:“上帝啊!可怜可怜我的孩子吧!”上帝为了救治这个病重的孩子,飘然来到了“光明之海”。
拉斐尔画了1个正在犯病的孩子,他眼珠上翻,大口张着嘴,仿佛想高喊些甚么,上肢僵硬呈痉挛状态。有观者认为孩子得了歇斯底里症,也有说他患的是癫痫病。19世纪的法国歇斯底里症专业医生夏尔科认为,拉斐尔的画画得其实不准确。他在《艺术作品中的鬼魂附体者》1书中说:
只有他的身上出现了病态反应……他痉挛的动作不但古怪而且矛盾。虽然他的眼珠上翻,但这类体态完全不是得病的征候。大张的嘴好像高喊些甚么,这和僵硬的上肢所表现的痉挛状态是对峙的。另外他痉挛的模样极不自然,右手垂直上举着,而右手的姿式没有任何特点。左臂向下伸、肌肉紧绷、手段用力,5指用力分开。我在歇斯底里症患者产生痉挛时,从未看过他们的胳膊有这类状态。而且,年幼的患者两腿站得很稳,走路的姿式显得很正常,和上身动作的不调和相比,两条腿好像不是他的。拉斐尔仿佛在这个人物中把不真实、矛盾的东西混合在1起了。
在拉斐尔的画里竟然出现这样的低级毛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仔细思忖,我们或许能够明白,绘画是1种有缺点的艺术情势:它是1个平面的、瞬间定格的画面,既不能够发出声音,也没法展现连续的动作。它只能通过1个典型的姿态来表现人物的病态,因此,强化患者的肢体语言,把动作画得夸大1点,由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是1种约定俗成的做法。
蛛丝马迹——画中留下了画家的健康印记
梵高将苍穹上的星体画得异常明亮,还加上不规则的弧线衬托,这是由于他的癫痫病让他产生了幻觉——星体竟如此光辉
倘若画家本人得了某种疾病,观者也能够从他们的画中看出1些端倪。画家年老多病,画技逐渐退化是常有的事情,而观者和研究者也能够借此了解画家的身体状态和他的“精气神”。
1般来讲,影响画家创作的主要疾病有2:其1是视力衰退。原来人的眼球前部的黄色晶状体,不但是1个可以调理焦距的透镜,还起到了1个滤色镜的作用,它为黄绿色光的通过大开方便之门,对蓝色和紫色的光有1定的吸收和阻碍,并截然切断了波长小于400纳米的紫外线部份。年老的画家较少使用蓝色或紫色,就是由于随着年龄增大,眼睛晶状体的黄色加深,看不见1般的蓝色与紫色。
俄罗斯画家列宾晚年应博物馆约请修补他的早年名画《伊凡雷帝父子》,谁知这幅画被列宾涂得青1块紫1块,不堪入目。原来,他年老以后,眼睛的黄斑产生变性,虹膜色素沉积而变成黄色,恍如眼前隔着1块黄玻璃,产生辨色失误。这就造成原来该用红色、橙色的地方,却被他涂上了蓝色和紫色,把画弄糟了。列宾改动过的作品究竟糟到何等程度,现在已看不到了。但是我们能找到1幅有类似处境的名画,那便是印象派大师莫奈晚期的作品。
上图是印象派大师莫奈82岁画的《日本桥》。原来就有白内障的他由于晶状体黄色沉积又得了黄视症,看到的1切都泛黄色,在画中可见1斑。他忧伤地说:“红色对我来讲像泥巴,橙色太淡,许多色彩都离我而去。”
画中出现的少量紫蓝色,据记载,是他凭仗颜料锡管上的标签来辨认的,由于此时的莫奈已分不请色彩了。莫奈在接受第2次白内障手术时,医生摘掉了他的晶状体,因而在他的视界里,1切东西又都成了紫色。他不能不去配了1副黄色的滤色镜才能看到东西。所以,后来的抽象画派推重莫奈晚期画出了“最柔和、最蒙胧、最迷幻的美丽作品”,仿佛找到了其背后的缘由。
影响绘画的第2种疾病明显是大脑遭到损伤,如脑外伤,癫痫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等。梵高将苍穹上的星体画得异常明亮,还加上不规则的弧线衬托,这是由于他的癫痫病让他产生了幻觉——星体竟如此光辉。
1889年9月,梵·高在1次严重犯病的6周后,创作了两幅自画像,用绿色勾画的眼睛表现出呆板和木讷,粗硬的红色胡须、愁闷的嘴、眉棱骨挺拔——构成1张重病以后蕉萃的脸庞。在1片冷色调的银灰、银绿和蓝色的背景下,梵高棕色的头发犹如1团燃烧的火焰。他的衣服在那些线条的旋转,争取与分崩离析中丧失了自我,向我们显示了1个备受精神折磨的患者。
而一样的,前文提到的达·芬奇《抱貂的少女》中少女僵硬的手指,在心理学家佛洛伊德分析了达·芬奇的许多作品后认为,这是达芬奇绘画中常常出现的特点。事实上,这可能不单单是画家的客观显现,还与画家本人潜意识底层的神秘、悸动、焦虑有关——曾遭到过同性恋罪的指控,精神上也有疾患的达芬奇,本身极可能就是1名焦虑症患者。
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1些老年性疾病的病发率也在增加。例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德库宁,他的性情比较随和,活到了92岁高龄。但70岁后,他的记忆力明显降落,被确诊为阿尔兹海默症,所以在他后期的作品里,那种赏心悦目、线条流畅的感觉已荡然无存。
上图他的晚期作品《无标题》,从画中可见他的精神混乱。这类病是1种进行性大脑衰变,70岁以上有15%的个体得病。这类疾病在开始时表现为记忆力消退,病变产生在大脑的颞叶,破坏了海马崛起,当病情扩大到大脑的多个区域时,会损伤认知功能,包括语言符号、记忆、注意和推理。
由于病程很长,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Anjan Chatterjee提出:“大脑受伤或得病的艺术家,像德·库宁,虽然得病20多年还1直在创作。从他的风格的改变里,可明显看出他病情的变化,这为大脑功能的研究开启了1扇窗口。”事实上,在医治精神疾病时,利用病人手绘图画研究各种类型的失认症和记忆缺失症的方法早已展开,并且获得了1定的成效。就像Anjan教授说的那样,艺术是1扇窗口。在人类的健康这个意义上来讲,它能够展现当下的特点、记录历史的真相,乃至能够治愈特定的病症。而反过来,健康和疾病对艺术又未尝不是丰富和升华。
林凤生:上海大学退休教授,《自然杂志》编审,曾编著出版了物理、科普图书10中,作品获中国图书奖,上海科普图书奖,《第2届世界华人科普佳作奖》等。最近几年来对自然科学与绘画艺术的关系进行跨学科研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