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药研发

蹲着还是坐着?便便的姿势还真有讲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0:03:51  来源:互联网   

有些本事看似平常,但其中包括着诸多的技能。

比如说话,每一个人都会,但能像郭德纲1般红遍大江南北,却不是谁都可以。

又比如拉便便,每一个人都自以为熟练掌握,但事实呢?

▼ 蹲坑式 VS 坐便式

●   ●   ●

蹲坑要比坐马桶好

几百万年来,人类1直是蹲着拉便便的,也就是近10几年,大伙儿才用上了坐便器。

抽水马桶被誉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1」,除没有很好地解决如厕需要练习压水花技术之外,可谓完善。

但是啊!周围的肌肉还没适应啊。

人坐在马桶上时,周围的肌肉会牵拉直肠,让拉便便更加费力。这样容易引发肛管皮肤的损伤,也就是「肛裂」,而肛裂反复发作会引发狭窄,拉便便就会更困难。

也就是说,蹲着拉更舒服、更健康。

好了,道理是都懂了,但在城市里坐便器愈来愈普及,简直「1坑难求」。难道……难道……要蹲在马桶上拉吗?

还是算了吧。

上图这类特殊设计的「蹲坐合1」两用式马桶还挺不常见的。

常见的马桶,真的不像你以为的那末结实。

你想啊,屁股多圆啊,人坐在马桶上时,全身的重量会很均匀地分散开来。可当两只脚都踩在上面时,力道就忒集中了,马桶很容易坏掉的。

猜猜,如果大腿和锋利的陶瓷茬子硬碰硬地较量1下,谁会赢?

你也可能听说或见过下面这的「如厕小板凳」。

看起来,很完善地让你「蹲」了起来,是否是?

其实它只是把腿垫高了而已,其实不是真的「蹲」,没有帮助到扩大角度。

你的选择也就变简单了:能蹲的时候,优先选择蹲坑;只能坐马桶的时候,要重视的是……

●   ●   ●

把时间控制在 3 分钟内

自从 1975 年意大利的 Longo 医生描写了直肠有1个叫做肛垫的结构以后,医生们就弄清楚了好多事情。

痔疮,直肠粘膜松弛脱垂……

这些毛病都跟肛垫下移有关系。而直肠腔压力的增加,是肛垫下移的根本缘由。拉便便时间长,直肠腔压力就高了,所以特别不好。

甚么?你说不带手机上厕所,就拉不出便便?

长时间拉便便,在很极真个情况下还会造成骨折。

这听起来是个笑话,但真的有1位万分不愿意流露姓名的朋友,就曾在拉便便时看了 40 分钟左右的手机。结果……

腿~麻~了!起来时扭了1下脚,撕脱性骨折了!

而且由于麻了觉不出来疼,又走了7步,骨折错位变得更加利害,以后不能不接受手术医治。

在此真心肠劝下大家:

书、报纸、手机、iPad 这些,就别带进厕所。

谁还没遇到过几个「啊啊啊!我手机掉马桶里了!」的悲惨故事呢?

转载请联系 doctor@dxy.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