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症状与预防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1,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一年病发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特别南方,由于流行猖獗,造成大量劳动力丧失;由于当时没有有效药物医治,疟疾病死率也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展开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病发率已显著降落。
沾染源:疟疾现症患者或无症状带虫者,其血液中具有配子体者便成为沾染源。血液中原虫密度越高,配子体的密度也会越高,传播的机率也越大。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病发(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全部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1个繁殖周期。1般间日疟、椭圆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3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1,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都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1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骤感畏寒,先为4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延续约10分钟,乃至1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展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乃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固执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炽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延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下降,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10分困乏,常安然入眠。1觉醒来,精神轻盈,食欲恢复,又可照旧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预防
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时间进入疟区的个有,为了防蚊叮咬、避免病发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时间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避免传播。要根据传播途径的薄弱环节,选择经济、有效,且易为大众接受的防护措施。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药物预防或疫苗预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