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养根基的黄金期,一定要注意这几件事!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入冬之后,当如何养生?《黄帝内经》早已给出了入冬养生的总原则:顺冬藏、无扰阳、使志蛰。我们来挨个分析。
一、冬三月,养生总则
1.顺冬藏
冬能藏精,就是藏住我们的根基。到了来年春天,庄稼植物得阳气升发健旺,产量自高;人亦如此,冬天善于深藏阳气,来年春天健康不病。
在一天的小周期中,夜晚就是阳气闭藏的时段,我们的阳气要通过睡眠得到蓄积补充,如果在深夜熟睡的时候老有人打扰你,你将是一种什么感觉呢?你会觉得特别难受,而且第二天会无精打采,这就是阳气不能闭藏的结果,长此以往,身体就会垮掉。
2.无扰阳
自然界的万物都遵循秋收冬藏之道。就像瀑布,夏天流量最大,立秋后水量减半,而到了立冬时就结冰滴水,这是由于气已经被收敛于大地之下。
人也一样,所以冬天养生的主旨就是“无扰阳气”。
内经说:“去寒就温,无泄皮肤。”由于冬季人体毛孔的闭合,运动也是宜静不宜动,诸如跑步、单骑这类挥汗如雨的运动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伤及人体津液,应尽量避免。
尤其是体质差、气血虚弱的人,剧烈运动会更加损耗人体气血津液,使身体更加虚弱。
同时,过度运动使阳气外浮,也会造成收藏不足。
可选择轻缓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保健,比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瑜伽等。
在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毛孔打开,漏出阳气,可以多穿些衣物来保暖。
在冬天也不适宜天天洗头洗澡,以免消耗太大,导致来年春天咳嗽倦怠。
3.使志蛰
《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亦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心藏神,肾藏精”,过度劳心费神,则会消散肾精,不利于冬藏。冬季应养心藏神,形与神俱。
如何能做到神补?就是要让心灵处于安宁祥和的状态。如果过度兴奋与激动或悲伤、动怒,则阳气外浮,易引起人体疾病。
《内经》中提倡的冬季好心态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感觉自己偶然得到了一个宝贝,没向外大声宣扬,自己藏着偷着乐。
现在外界环境比较乱,形势复杂多变,我们更要守住内心,咱们遇事儿特别容易急躁,忧虑,焦虑,低迷的朋友,可以平时多亲近朱砂。
朱砂又名“丹砂”,《神农本草经》中称其:“丹砂味甘、微寒。主身体五脏百病,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通血脉……杀精魅邪恶鬼。”。
朱砂养精神,安魂魄的效果特别好,可以滋养安宁我们的脏腑,所谓肾藏志,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养好这五个脏腑,气血消耗也会减少。
你平时如果思虑过重,感到害怕,担忧,夜间易醒,就把它戴在手腕,或放在枕边,护着我们的神气。心定了,念头也就不折腾了,把能量收回,真正遇事反而更果断。
二、冬季养阳,把阳气藏起来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谓的冬藏,就是让阳气老老实实充满在身体中,别去打扰它。
可以说冬天是一个“囤货”的季节,冬三月“藏”的好,来年开春你的基底才扎实,阳气足,精血盈,整个人都会精神饱满,少生病。
1.叩齿吞津法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冬三月,由肾主时。
人体是一个大环境,身体里的阴阳、气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消长,要保持阴阳的平衡关系,不能只补一个方面。
养肾也是,我们温中强腰,都是偏重扶阳,同时也需要补阴,简单的叩齿吞津即可。
叩齿吞津法操作如下:叩齿36下。
全身放松,舌轻舐上腭(刚好接触上,要放松舌头,不要用力)。
意守“金津”、“玉液”两穴。
屈舌在口腔内沿牙床外侧作顺、逆时针旋转各36次。搅动时要放松舌头,用力要柔和自然,唾液自生,之后分3次将唾液徐徐咽下。
2.睡好觉,藏好阳,养好阴
冬季,建议大家早睡晚起,跟太阳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应多注意养精蓄锐。尤其老年人,气血虚弱,冬季起居更应早睡晚起,避寒就暖。
人类没有冬眠,生活没有停歇。所以更要在冬天的晚上好好睡觉,藏好阳,养好阴。
节气交节时,气血调整,比以前更容易睡不好,可以尝试:
01.睡前半小时热水泡脚15分钟
有时候失眠是因为气血能量都在头部,泡脚让双脚暖起来,引火下行,暖身安眠,泡脚时可以多按摩后腰双肾处。
02.用眼睛来助眠
眼睛是藏神的,人的神都从眼睛耗散出去,常说聚精会神,当神情专注时,两眼距离较近,眉头也为不由自主皱起来,大脑飞速运转。
睡觉时,我们什么都不想,那就闭上眼睛,感知两个眼珠,让眼珠不要向中间聚集,而尽可能地保持一种直视,甚至向外疏散的状态。这时候即使你想去想一些什么,也用不上力,大脑处于平静空白的状态,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03.睡不着,摸肚皮
注意,是摸肚皮,而不是摸肚脐,睡觉前将双手搓热,手掌相叠,掌心放在肚脐下方,意守此处,会觉得这里慢慢发热,身体放松,很快就入睡了。掌心的劳宫穴属火,脐下的关元穴属水,两穴相触,水火既济,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心肾交通,自然就睡着了。
04.避寒邪,少消耗阳气
收敛阳气,首先一点,不能外泄太过,天凉以后,尤其要注意保护身体里的阳气,先保证不丢,再去补养。
秋裤袜子要穿起来了,之前也有说过,三处一定不能受寒,头、肚脐、脚踝。
入冬后风也变得尖锐,中医讲「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什么意思呢,是说风邪这个坏分子,是阳刚的病邪,头在上,为身之阳位,风邪就喜欢去跟头硬碰硬。
所以吹风受寒,先头痛,再走窜,本身就阳气偏弱的小伙伴、老人,帽子一定要戴起来了。
除了帽子护住脑门,风大的时候,还有几个穴位务必要保护好。就是我们后脑勺到后背上部的这些风字头的大穴:风池、风府、风门。
不与天合者,天厌之。跟着天地的节奏,我们会越来越好。减少张扬,养精蓄锐,是我们在冬季最应该做的事。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对于肾精、肾阳不足的人如何补精、养阳呢?
肾合胶囊:阳从阴生,阴中求阳
在三九天用肾合胶囊,可平衡阴阳、通经活络、温阳祛寒,更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纯中药萃取,无任何副作用的院内专方制剂——肾合胶囊
经国家审批,药监局备案后上市,用于治疗**肾精亏虚、肾阳亏虚、肾气不足、气血不足等引起的各种症状。
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将病证有机结合,实现多靶点、多方位滋补精气血、调节代谢的综合治疗效果。经过多年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稳定。
其配方的主要组成由:
淫羊藿、杜仲、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五味子、菟丝子、山药、人参、覆盆子、益智仁、肉桂、车前子。
这个专方很独特
不少症状甚至用半个月,就会有很明显的改善
肾合胶囊采用了8年以上的纯道地药材,且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精准提纯,加工成胶囊。由多位名老中医18年临床验证,只为确保患者治病的效果。不伤身体不伤肾,有效解决**“补肾伤肝、泻肝伤肾”的健康问题。
三大功效:
1、补阳益阴,阴阳双补,固精强肾。针对阳痿、早泄、前列腺炎、遗精、尿频、尿不尽、尿等待;畏寒怕冷、失眠多梦、月经不调;腰痛、耳鸣、脱发等效果显著。
2、补肾精、肾气,疏理淤堵,肝肾同补,温肾助阳,益气固精。通过多系统、多部位作用于全身,温补、循序渐进唤醒性功能。
3、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肾气不足。有补火助阳、散寒驱湿、活血通经的作用。数味中药合用引火归元,直入肾经,温补肾阳,使阴阳平衡,从根源处解决病症。
中方中医院微信咨询:zfyy0030(18510090030)
长按下图二维码,微信咨询医生,添加中医主任,给到治疗方案。
我们所期待的平安喜乐的一生,也正是在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普通日子里,顺时养生,过好每一天!
-
男人为什么总容易肾虚?亏虚的肾该怎么补回来?
-
今日惊蛰:阳气升,雨水丰,春雷动,万物生!这样做,少往医院跑
-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那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扶阳”?(深度好文)
-
节食+运动都瘦不下来的人,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这样做,不饿肚子也狂掉秤
- 男人为什么总容易肾虚?亏虚的肾该怎么补回来?
- 今日惊蛰:阳气升,雨水丰,春雷动,万物生!这样做,少往医院跑
-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那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扶阳”?(深度好文)
- 节食+运动都瘦不下来的人,几乎都犯了同样的错!这样做,不饿肚子也狂掉秤
- 中医:“气生于精,精化为气”,肾精——灯油、生命的原动力!
- 长期熬夜危害大!既伤阴阳又伤肝肾,面对不得不熬的夜,该如何补救?
- 中医养生:性能量问题——顺生人,逆成仙!(深度好文)
- 十病有九寒,你的体内有寒气吗?中医教你这样做,驱除一身寒气!
- 男人40岁过后要“肾”重,警惕断崖式衰老!(附补肾方)
- 阳气一旦耗尽,命就该没了!最全养肾指南,40岁后人手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