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 你准备贴了吗?
甚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根据《素问·4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6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点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1些在冬季或遇寒容易产生、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医治,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这类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1”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应用。
甚么是“3伏贴”?
“3伏贴”是中药贴敷穴位的1种外治法,是体现冬病夏治的具体方法。夏季3伏天气温高,机体阳气升发最为旺盛,人体肌肤腠理开泄,是促使药物吸收、驱除寒邪的有益时机,通过中药穴位贴敷到达鼓舞人体“正气”,培补“阳气”,从而预御寒性疾病的作用。早在清朝张璐的《张氏医通》已有夏月3伏中药外涂治寒哮的记载:“夏月3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常常获效,其疗效显著,1直沿用至今或稍有加减。”如今的“3伏贴”组成主要由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药物组成,根据不同的病症将“3伏贴”贴于相应的腧穴上用以医治。
有哪些病合适冬病夏治呢?
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冬季或遇寒容易产生或加重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属于虚寒类疾病。
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
消化系统: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运动系统:风湿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老寒腿等。
妇科病:痛经、宫寒等。
针灸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症选取不同的穴位,用“3伏贴”进行贴敷。比如哮喘,会选择肺俞、大椎、天突、膻中等穴。
固然“3伏贴”也不是人人都合适,比如强过敏体质、感冒发热者、肺结核、恶性肿瘤患者、得了感染性疾病者、孕妇及2岁以下小孩等,均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3伏天是“3伏贴”比较好贴敷时机
3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1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湿润、闷热的日子,是自然界及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借助阳气旺盛特点医治虚寒类疾病的比较好时间。
贴敷的比较好时间是3伏天每伏的第1天,也可在伏天内根据需要贴敷,1共贴敷3次~10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固执者可根据医嘱适当增加贴敷次数。
今年的3伏天贴敷时间:
初伏时间:2017 年7 月12 日-7 月21 日;
中伏时间:2017 年7 月22 日-7 月31 日;
闰中伏时间:2017年8月1日⑵017年8月10日;
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1日。共40 天。
注意事项:1般成人每次贴药时间约为2小时-8小时,儿科患者贴药时间为0.5小时-2小时,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1般以患者本事受为度,睡前1定要揭除贴敷的药物。贴敷用药后,皮肤局部出现水泡、水肿、痒、微微发热都属于正常现象。贴敷期间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大量出汗。制止淋雨,游泳、洗浴时局部用清水擦洗便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贴敷期间,忌烟酒、生冷、油腻、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如果你想冬病夏治贴“3伏贴”,请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咨询,由专业的医师给您专业的建议。
西安交大2附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吴喜利
标签:
上一篇:清淡饮食 也别丢了蛋白质
下一篇:夏季如何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