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头条

厦门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醒:勿食用受赤潮污染的贝类

发布时间:2017-06-12 14:39:54  来源:互联网

(原标题:厦门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勿食用受赤潮污染的贝类)

台海网6月11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导 生蚝、青蛤、淡菜等海产品,许多人喜欢吃,但有时候这些美味会变成“隐形杀手”。日前,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赤潮期间严防海产品食品中毒。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9日发布消息,目前我省海域处于赤潮多发期,漳州、泉州启动应急响应,大家应注意防范。

据了解,当有毒赤潮爆发时,海水中存在大量有毒海藻,贝类、螺类会富集更多海藻毒素,含毒几率大大提高。若人们食用此期间捕获的贝类、螺类,中毒可能性就会增加。贝类海藻毒素在高温和酸性环境中稳定,通常的烹调方法不能使其破坏。人进食后,可能产生唇、舌、指尖、腿、颈麻痹、运动失调等食品中毒症状,潜伏期1般为数分钟至数小时。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贝类、螺类等海鲜中,织纹螺特别容易富集海藻毒素,毒性也最高。人们常食用的贝类海产品如贻贝、牡蛎也会富集毒素,相比之下,淡菜比牡蛎更容易富集毒素。1些鱼、虾等海洋生物也会摄食海藻,但1般吃到有毒海藻就被毒死了。这就是吃鱼、虾相对不容易中毒的缘由。

市疾控中心提示广大市民,切勿食用织纹螺;染毒贝类不能通过外观与味道的新鲜程度来分辨,切勿购买和食用受赤潮污染的鱼、贝类;不捡食死贝和死鱼;若进食贝类海产品后,短时间内出现唇、舌麻痹及肌体无力、头痛和晕眩等症状,请及时前往邻近医疗机构救治,并主动将饮食史告知医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