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头条

低钠盐不是“送命盐” 医生:肾功能正常者可食用

发布时间:2017-04-26 14:46:34  来源:互联网

3月中旬以来,1则“低钠盐是送命盐”的消息被大量转发,文章将矛头直指长时间食用低钠盐带来的副作用——高钾血症。这个说法靠谱吗?低钠盐真的是“送命盐”?专家指出,“高钾血患者不宜吃低钠盐”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其实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低钠盐。

低钠盐利于 预防高血压

有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大部份地区,人均每天食盐的钠离子摄取量达12—15克以上,是西方人饮食习惯的两倍左右,而成人每天钠的需求量仅为5—6克。

医学研究表明,食盐中钠离子的摄取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得病率成正比。目前上市的食盐品种,多数钠离子含量居高,我国部份居民食盐摄取量高,正是产生高血压、中风和冠心病的主要病因之1。

泉州市盐务管理局相干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低钠盐以精制碘盐为主要原料,采取限钠、补钾、补镁的方法制成,在有效下降食用碘盐中钠元素含量的同时,口感上与普通食盐没有区分,在口味不减的情况下可实现下降钠离子摄取量的效果。

据介绍,与普通食用盐(氯化钠含量≥98.5%,不含氯化钾)相比,低钠盐含钠低,氯化钠含量仅70%;富含钾,氯化钾含量达30%。钾离子可减缓钠盐过量致使的血压升高,具有保护血管和心脏等器官的功能。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汗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对708名由血汗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组成的1组人群,进行了为期1年的关于替换盐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食用氯化钠含量在75%左右的低钠盐比吃氯化钠含量为97%的普通精制盐,收缩压(高压)下降了5.4毫米汞柱。这1临床实验证明长时间食用低钠盐对血汗管的保护作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食低钠盐

长时间食用低钠盐,会不会引发高钾血症呢?

据介绍,健康人或是肾功能正常的病人,只要没有同时服用保钾排钠的利尿剂,身体就会将过剩的钾排出体外,使体内的钾浓度到达正常。福医大附2院肾内科主任林威远介绍,如果1个人的排尿量每天能到达1000ml以上,那末吃低钠盐产生高钾血症的风险就会减少。

但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他们的排钾能力本身就非常有限,如果摄取过量的低钠盐,会引发高钾血症。高钾血症要比高钠血症的危害大很多,严重的乃至可引发心脏骤停乃至猝死。

林威远指出,网传的消息中,“高钾血患者不宜吃低钠盐”的说法并没有错,但如果泛化为“所有人都不能吃低钠盐”,乃至将低钠盐称为“送命盐”,就夸大其词。

另外,严重的1型糖尿病人、烧伤患者也可能出现高血钾的情况,这些人也不宜吃低钠盐。

食盐摄取每天应少于5克

专家提示,不管选择哪种盐,最重要的是要控制摄取量。虽然低钠盐对大部份人的健康有好处,且控制了钠含量,但也不能“放开吃”。依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成年人每天摄取盐应低于5克(此前为6克),儿童的食盐量应当更低。不管哪一种盐,尽可能减少钠的摄取才是关键。

我们生活中吃的咸菜、酱、腐乳、方便面、香肠、熟食、咸蛋、咸味面包等含盐量都很高,每天摄取的“隐形盐”,很容易使钠的摄取超量。要想避免吃入“隐形盐”,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盐腌食品,改变烹调方法,减少食盐调味食品的摄取。

那末,吃甚么盐比较好?健康成年人只要能将每天食用盐的摄取量控制在6克之内,吃甚么盐都没问题。但对1些特殊人群,则要在医生指点下选择食盐,比如甲状腺疾病患者,需要食用无碘盐;尿毒症患者不能食用低钠盐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