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患罕见病冷凝集素综合征,抽出血还未及化验就凝固
“洪主任,要不是你及时确诊医治,我这条命没准就保不住了。”近日,64岁的郭阿姨出院前紧握着鄞州2院血液科洪用伟主任的手,嘴里不停说着感谢。
原来,郭阿姨在5年前被诊断出得了淋巴瘤,约1周前,她突然出现了面色苍白、4肢湿冷、胸闷气促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做了血常规检查,提示“血红蛋白”值仅为“33g/l”(正常值约为120g/l⑴60g/l),处于严重贫血状态。她顿时慌了神,当天就住进了鄞州2院。
但是在做相干检查时,医生意外发现,从郭阿姨体内抽出的血还没来得及化验就已凝结成块了。经过详细询问,原来这类情况此前在别的医院检查时就已出现。
“是罕见的冷凝集素综合征?”接到会诊要求并仔细查看患者后,鄞州2院血液科洪用伟主听凭着多年临床经验,在脑海中迅速做出了判断。为了尽快印证,他亲身前往检验科用37℃水浴对血液标本进行复温,结果血液凝块真的散开了。
“果然是“冷凝集素综合征!”洪用伟主任当机立断,马上给予患者大剂量激素冲击医治。
同时,由于郭阿姨出现重度贫血伴休克,如不及时输血,极有可能引发贫血性心脏病,致使心脏衰竭而危及生命。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医生立即联系输血科紧急予以输血。为确保输血的顺利进行,医生特地向重症医学科调用了复温毯垫在郭阿姨身下,以确保其体温稳定,同时对血袋进行水浴保温,避免输血进程中再次引发冷凝集。
在输血进程中,洪用伟主任1直手握输血皮管,用自己的体温传递温暖,同时周密视察患者情况。经过6小时的漫长输注,终究顺利输入400毫升鲜血,郭阿姨的症状明显改良。随后两天内,郭阿姨又前后分两次成功输血400毫升、600毫升。1星期后,她的血红蛋白安稳上升至79g/l,行动已完全自若。医生嘱咐她2周后再来医院复查便可。
对此,洪用伟主任介绍,冷凝集素综合征在临床上其实不多见,多由淋巴瘤、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等引发。斟酌到郭阿姨有淋巴瘤病史,医生认为很可能由此致使。
实际上,冷凝集素是1种由恶性克隆细胞产生的对温度10分敏感的本身抗体,当温度低于31℃的环境下,它与红细胞膜上的抗原结合,红细胞相互拥抱成团,构成本身凝集,当温度恢复37℃又会自动分散开来。
轻微时,病人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出现耳廓、鼻尖、手指发绀,乃至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等症状,患处时有麻痹感或伴刺痛感,可通过升高温度改良症状。此病多发于冬季,中老年女性多见,症状可延续数年,每于冬季发作,温暖季节时不发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