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医药资讯

《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产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03 17:58:24  来源:互联网

讨论了33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以下简称《中医药法》)7月1日开始实施!

本文作者张自然博士曾于2017.01.24在《赛柏蓝》上发表了《<中医药法>78个核心要点解读》1文,被广泛转载,现续前文,用数字阐释《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产业的积极影响。

▍中药材

关于《中医药法》中对中药材的相干工作,在2015.04.27颁布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计划(2015—2020年)》中均已做了具体部署,且已获得了阶段性进展。

1、保障中药材质量

“《中医药法》第3章、第2101条”: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养殖、收集、储存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进程的质量监督管理,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

2、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中医药法》第3章、第2103条”: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3、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1)“《中医药法》第3章、第2104条”: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到2016年底,近40家企业参与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其中:已上线运营的实验基地9家,已通过建设方案评审、正在建设当中的物流基地18家,正在编制建设方案与咨询的基地10家。

2)“《中医药法》第3章、第2104条”:国家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为推动此项工作,商务部已拜托有关单位研制成功了中药材气调储存养护技术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中药材气调储存养护技术规范》是通过下降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氧含量,升高2氧化碳和氮含量从而到达杀灭各种虫态、防霉、防变色等养护效果。此技术势必为增进中药材现代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与远期交易、中药材担保、流通溯源及打造道地药材编码创造条件,实现从产地到市场再到使用终真个全链条质量可控。

4、保护野生药材

“《中医药法》第3章、第2105条”:国家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质源,┉┉鼓励发展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依法展开珍贵、濒危药用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繁育及其相干研究。

有关中药材的全方位介绍可参阅【《中药材极简梳理,3分钟带你入行!》,载《赛柏蓝》,2017-03-04】1文。

▍中药饮片

“《中医药法》第7章、第4109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纳入医保目录、不占药占比、不取消医院加成,给中药饮片创造了绝好的替换其他药品市场份额的机会

有关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的详细论述请参考【2017中药饮片大梳理,太全了,收藏!》,载《赛柏蓝》,2017-03⑴5】和【《中药配方颗粒群雄争霸,1文看懂行业格局》,载《赛柏蓝》,2016-08⑵5】。

▍中药制剂

1、“古代经典名方”免“临床”

“《中医药法》第3章、第310条”:生产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在申请药品批准文号时,可以仅提供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资料。

2、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中医药法》第3章、第310条”:前款所称古代经典名方,是指至今┉┉的方剂。具体目录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制定的遴选范围和遴选原则”征求意见的通知【国中医药办科技函〔2017〕38号】

(2)初步遴选出来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

200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干课题组承接“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研究课题,从上千古籍(1911年之前)中上万首经典方剂中初步选出了531首经典名方;2016年12月25日《中医药法》颁布后,课题组结合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相干内容,依照公布的遴选原则,对目录制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会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相干目录进行进1步论证,近期将向社会征求意见。

3、中药进医保目录

“《中医药法》第7章、第4109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将符合条件的┉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使用中医药将明显节省医疗费用支出(图5),不论是门诊费、还是住院费,中医综合医院费用都较综合医院低些(中医院门诊药费除外)。

有关中成药大品种如何打造可参考【《现在,打造中药大品种,用这10招!》,载《赛柏蓝》,2016-07⑴3】1文。

▍中药创新

“《中医药法》第1章、第8条”:国家支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行利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

最近几年来,我国在中医药创新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1、指纹图谱

即通过中药的“指纹”全面反应中药的整体特点而不是几个成分,提高了对药品质量的控制。它是1种综合的鉴别手段,建立在中药成份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比原来只用1两个组分来控制中药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2、名优中药2次开发

选择已上市后的销售比较好的中药品种进行2次开发,增加其科技含量,从质量控制、制剂工艺、安全性评价、临床再评价、药效机制研究、营销策略方面去评价,终究到达质量可控、工艺先进、安全、有效、药效机制明确、市场定位明确的1个个大品种。现已获得了30个品种的2次开发的成功,累计销售额从开发前的12亿到开发后的31.5亿,过亿品种从两个增加到10个。张伯礼院士因此取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1等奖。

3、中医药编码系列国家标准

即实行统1的中药、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共对中药材1219种、中药饮片1603味、中药配方颗粒1364味、中药超微饮片1337味、中药超微配方颗粒1337味等进行了分类编码,实现“1名、1物、1码”,以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进程,推动实行中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3位1体”的管理模式,构建我国中药质量溯源体系,更加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中医药市场。

4、中草药DNA条形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所长首次提出将核基因组ITS2序列作为中草药通用DNA条形码,构建了较完备的中草药DNA条形码网络鉴定数据库,为实现中药基源鉴定的标准化和对中药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5、中医药创新的最高成果

▍中医药服务

1、中医诊所

“《中医药法》第2章、第103条”:国家支持社会气力举行中医医疗机构;

“《中医药法》第2章、第104条”:举行中医诊所的,将诊所的名称、地址、诊疗范围、人员配备情况等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便可展开执业活动。(由“审批制”放宽为“备案制”)。

以中医馆比较发达的深圳为例,中医馆的投资多来源于社会气力,且随着中医法的正式实施,这类势头将更加明显。

2017年3月10日至12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换中心等在宁波主办的“精品中医馆百家论坛”上评选出的“复兴杯”全国10佳中医馆名单

▍中医药养生

“《中医药法》第6章、第4104条”: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气力举行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社会气力投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法》第1章、第6条”:国家支持社会气力投资中医药事业。

▍社会气力投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法》第1章节、第6条”:国家支持社会气力投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服务体系及教育体系建设

“《中医药法》第1章、第6条”:国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公道计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为公民取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

“《中医药法》第4章、第3104条”:国家完善中医药学校教育体系,支持专门实行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发展。

▍民族医药

“《中医药法》第7章、第5102条”:国家采取措施┉┉增进和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详见【《民族医药资料汇总,太全了,收藏!》,载《赛柏蓝》,2017-02-05】。

▍中医药国际传播

“《中医药法》第1章、第9条”:国家支持中医药对外交换与合作,增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利用。

详见【《中医药在海外这么牛,真的没想到!》,载《赛柏蓝》,2017-01⑵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