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药降糖

糖尿病与中医

发布时间:2017-12-29 14:02:44  来源:互联网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多数人并不陌生,而现如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大多数属于西医,但是,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受到很多中国糖尿病患者的青睐。然而在看待糖尿病与中医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明白很多事情,下面我们就通过文章内容一起了解一下。

糖尿病与中医

糖尿病与中医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论述较为详细。认为主要是由于素体阴虚,五脏柔弱,复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导致肾阴亏虚,肺胃燥热;病机重点为阴虚燥热,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延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阴虚燥热,耗津灼液使血液粘滞,血行涩滞而成瘀;阴损及阳,阳虚寒凝,亦可导致瘀血内阳。

素体阴虚 导致素体阴虚的原因有:母体胎养不足、后天损耗过度、化生阴津的脏腑受损,无从化生、脏腑之间阴阳关系失调,终致阴损过多、肾阳偏亢,使胃热盛而消谷善饥。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长期过食甘美厚味,使脾的运化功能损伤,胃中积滞,蕴热化燥,伤阴耗津,更使胃中燥热,消谷善饥加重。因胖人多痰,痰阻化热,也能耗损阴津,阴津不足又能化生燥热,燥热复必伤阴。如此恶性循环而发生消渴病。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 由于长期的情志不舒,郁滞生热,化燥伤阴;或因暴怒,导致肝失条达;气机阻滞,也可生热化燥,并可消烁肺胃的阴津,导致肺胃燥热,而发生口渴多饮,消谷善饥。阴虚燥热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消渴患者始则阴虚燥热,而见多饮、多尿、善饥。时日既久,阴损及阳而出现气虚阳微现象,如全身困倦乏力、食少难化、大便溏薄、口干不欲饮、夜尿多而白天反少,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或淡黄。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在面对这样一个现代医学疾病,必须在坚持对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医学辨病与中医学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对辨证论治规律予以统一,才能提高辨证选方用药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根据糖尿病病人的表现不同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证型,其中以气阴两虚证最多,约占53.6%。

而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症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其与西药针对降糖等指标对比,在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症患者症状、减轻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提高经济效益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多靶点、多方位综合调治

1、调节糖脂代谢紊乱。黄芪、地黄、麦冬、枸杞子、五味子、山药等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人参可增进糖的利用,促进糖的代谢,抗脂肪分解活性,恢复糖尿病耐糖能力。

2、改善胰岛素抵抗。五味子有很强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人参、黄芪、地黄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作用;麦冬多糖能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3、多方位综合调治。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黄芪具有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人参、麦冬可改善心功能,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芪降糖颗粒具有补气行水活血之功。现代学者以参芪降糖颗粒联合常规治疗,发现该药可降低早期患者血糖指标及24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改善患者肾功能。因此患者除了服用参芪降糖颗粒以外还需要根据自身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常规用药,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

以上内容就是针对“糖尿病与中医”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还是西医治疗糖尿病,对于患者来说最为重要的还是检查确诊,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才是关键。

标签:糖尿病与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