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甘肃: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将纳入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6:34  来源:互联网

兰州7月14日电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表露《甘肃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1035”行动计划》称,为提高宣扬教育针对性,增强公众艾滋病防治意识,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团校、干部学院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纳入教学计划。

这项计划致力于活动人口、青年学生、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等重点人群和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动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到达90%以上;男性同性性行动人群艾滋病相干危险行动减少10%以上;参加戒毒药物保持医治人员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3%以下。

目前,甘肃尚有1定数量的感染者和病人未被检测发现,性传播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性行动人群感染率延续升高,青年学生感染人数增加,卖淫嫖娼等背法犯法活动、合成毒品滥用及不安全性行动在1定范围存在等诸多因素加大了艾滋病传播风险,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强了易感染艾滋病行动的隐蔽性、人口频繁活动增加了预防干预难度。

对此,甘肃提出,建立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艾滋病抗病毒医治和随访模式,坚持自愿原则,将所有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抗病毒医治或中治疗疗范围。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诊疗工作机制,研究构成中西医综合医治方案,扩大中医药医治覆盖面。疫情严重地区和有较好工作基础地区要展开中西医综合医治试点,逐渐扩大试点范围。

甘肃在计划中提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团校、干部学院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纳入教学计划,人社、民政、工商等部门要将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纳入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单位从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内容,要让学员在校期间接受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专题培训。

甘肃制定了各级工会需展开“职工红丝带健康行动”活动、卫生计生部门每个月最少展开1次艾滋病防治公益宣扬、各级妇联组织和动员妇女展开“妇女‘面对面’”和“红丝带健康包”等防治措施。

为了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减少传播,该省在疫情严重地区要推行从诊断到医治“1站式”服务,承当医治的医疗机构应最少配备1—2名经过专业进修或正规培训的医生和护士。“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首诊负责制,对诊疗服务中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做好接诊、转诊和相干处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委或谢绝诊治”。

同时,建立省级临床进修培训基地。在省内建立1所艾滋病临床进修培训基地,将从事艾滋病临床医治的医护人员纳入培训范围,提高全省各级艾滋病医治人员的专业水平。

另外,针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感染儿童,甘肃将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感染儿童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并加强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必要保障。

甘肃还提出,相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依照精准扶贫要求,对艾滋病疫情严重的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支持符合扶贫条件、有劳动能力的感染者和病人展开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同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