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为医生兼职和在职创业“松绑” 医生却面临两难选择

发布时间:2017-06-08 09:18:50  来源:互联网

在职创业大门已开

中国医生的个人品牌没有建立起来,在体制外完全自由执业还有难度,比较好创业模式是在体制内多点执业

最近,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相继发文,给在职医生申办医疗机构、自主创业“松绑”。

大家医联是1家由在职医生创办的医生团体,开创人孙宏涛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医生。记者前1天和孙宏涛联系时,他刚在医院做了1台手术,采访确当天下午,还要赶到山东去接洽大家医联的业务。体制内的活儿和体制外的活儿,在孙宏涛身上仿佛衔接顺畅,并没有冲突感。

孙宏涛介绍,大家医联运营得不错。当年成立以后,便融到了2000万元的资金。合伙人有几10名,其中实名合伙人有2310人,仍有优秀签约医生不断成为合伙人。签约医生遍及全国,已有1000多人,全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级别。主要与基层医院合作进行专家资源输出、科室技术帮扶、股权合作。目前已和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基层医院展开远程心电平台合作,在基层诊所投放心电图机和硬件装备,培训诊所医生,合作单位超500家。平均1位医生每天看700多条记录,并分析病情作出诊断。如果病人需要进1步医治,则转到中心医院,大家医联的医生会去做手术。另外,大家医联还展开私人医生服务,以全科医生为主导的团队在北京、上海、深圳专门对接高端诊所客户。

2016年7月,大家医联驻马店第1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前后完成复杂心脏手术40余例,该中心迅速成为当地最大的心脏中心。

“我创建大家医联,目的是建立多点执业的互助平台。我还是阜外医院的医生,也要出门诊、做手术,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把平台做大,帮助医生用自己的技术救治更多的人,特别是基层大众,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优良医疗服务。”孙宏涛说,大家医联的利润很薄,但医生外出做1次手术,收入非常可观,大大提高了医生的收入水平。

大家医联是我国首个体制内医生团体,有人评价它不但首创了体制内医生创业的先河,而且为深化医改推开1扇逾越体制的大门。孙宏涛说,中国医生的个人品牌没有建立起来,在体制外完全自由执业还有难度,比较好创业模式是在体制内多点执业。

无独有偶。2015年4月,中山东大学学附属第6医院肝胆外科医生谢汝石和同事率先在广州成立私人医生工作室。工作室与1家体检机构合作,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工作室,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体检建议;病人体检过后,也能在工作室进行具体诊疗等咨询。1旦需要手术,他们就直接将病人引至中山6院。目前,谢汝石已从体制内走出,创办了体制外的医生团体,但工作室仍主要为在职医生创业提供平台。

多点执业仍有关卡

在公立医院没有用技术的价值赡养医生,而是靠药品、检查检验来体现,这是1种扭曲,也是1种浪费

体制内医生在外创业,公立医院能同意吗?孙宏涛说:“大家医联主要是面向基层做增量,这1块是医院原来没有做的市场,不会震动现有益益格局。”

谢汝石和同事林锋建立的博德嘉联医生团体,也吸纳了很多体制内医生加入。医生愿意多点执业的重要缘由之1,是公立医院缺少充分发挥才华的舞台。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苗艳青说,我国优良医疗资源8成以上都集中在公立医院。对很多医生来讲,在公立医院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公立医院的装备、资源也是有限的,真正能为患者服务的时间不是特别多。“如果鼓励这部份人在职创业,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力,让更多患者享遭到优良的服务。”她说。

“公立医院的工资水平不高,没有反应医生的学习本钱、风险本钱、时间本钱等,投入高、回报低,医生的价值得不到体现。所以,从工资单上看,医生的收入是非常不公道的,不能反应他们的劳动价值。”谢汝石说,公立医院没有用技术的价值赡养医生,而是靠药品、检查检验来体现,这是1种扭曲,也是1种浪费。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邓勇发现,医生开办医疗机构投入较高,管理难度也大,考验医生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而多点执业本钱低、易履行,成为多数医生的首选。

医生多点执业的**已放开,但1些隐形关卡仍在阻碍**推开。邓勇说:“多点执业触及公立医院的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院长自然会担心管理不到位、人员流失。很多医院规定,有行政职务的医生不能多点执业,进行多点执业的医生不能继续依照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来保障,薪酬也会调剂,绩效**、福利待遇不能按全职支付。”

邓勇认为,由于配套制度不完善,多点执业医师利益缺少相应保护;出现医疗事故,责任划分模糊不清,也让医师顾虑重重。而患者最担心的是医疗质量得不到保障。

医生团体解放医生

缺少商业化的医生服务平台,是妨碍医生在职创业、多点执业的重要缘由之1。就像航空公司需要机场1样,如果没有良好的地勤服务,再好的飞机也没法降落

邓勇认为,鼓励在职医生多点执业或创业,必须取消事业单位编制,打破医生“铁饭碗”,把医生从公立医院“解放”出去,让患者变“看病去医院”为“看病找医生”。

“医生从编制内走出去,脱离了原单位,执业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加入医生团体,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可让医师安心执业。”邓勇说,与国内医院为主导的模式相比,国外更重视医生团队和品牌的建立,医生团队独立于医院,医院作为运营平台,与医生团队合作,这类模式使资源活动更自由,消除大医院对资源活动的禁锢,医生没必要再为医疗风险担心。

苗艳青认为,医生团体的发展势在必行,由医生团体来带动整体医生优良资源的利用,是非常好的1种态势。

谢汝石说:“缺少商业化的医生服务平台,是妨碍医生在职创业、多点执业的重要缘由之1。就像航空公司需要机场1样,如果没有良好的地勤服务,再好的飞机也没法降落。”他认为,医生团体是由医生发起的,具有以下特点:第1,是1个医疗执业机构,可以登记医生多点执业。第2,有自己的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和网络平台。第3,有独立的医疗价格定价和收费体系。第4,有保险公司的支付保障。第5,是1个独立法人,可以承当医疗服务和民事责任。

“我们的诊所更重视审核人员资质,是接待患者的场所,不需要多少医疗装备。如果要做手术,则转到大医院去。医生团体为这些场所输送多点执业的医师,进行技术、经营管理合作。”谢汝石说。

孙宏涛介绍,大家医联常常跟外地医疗机构进行会诊,输送专家展开手术、培训等,全部通过合规方式进行,并给医生买保险,也给患者买保险,使医生踏实地多点执业,让患者安心接受医治。“平台上延续展开多点执业业务的医生多达几百人,积极性很高。随着业务扩大,会有更多医生走出去,为患者带去优良医疗服务。”

目前,全国多个省分、地区放开医生团体的工商注册登记,同时允许其经营范围为医疗机构或某些科室。最近,国家和1些省分下发的文件中,均鼓励医生团体的发展。苗艳青说:“医生团体的发展还要改变多点执业医生跟公立医院的关系,由雇佣变成合作;解决医生团体的收入性质、收入来源、收入税金、医生团体和医生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医生取得多点执业收入的渠道和情势和医疗责任险等,需要制定相干制度进行规范,才能更好地发挥医生团体整合资源的作用。”记者 李红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