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蔚泓院士:逐梦“聪明分子”精准抗癌
他担负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杰出教授却决然选择回国,他致力于用“聪明”份子来辨认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他连续3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论文援用率高的研究人员名单……湖南京大学学谭蔚泓院士归国7年里,国内科研的“黄金时期”让他成果丰富,1大批海外学者被他影响投身国内科研,而最使他高兴的是“遍及各地的学生们”。
研发“纳米火车”精准抗癌
1985年,谭蔚泓硕士毕业于著名物理化学催化专家彭少逸门下,科研生涯自此开始。两年后,他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我1直以来的梦想就是研究癌症这1世界性困难,我迫切希望学习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并致力于份子医学。”
学习最前沿的技术,终究是为了把这些技术带回祖国。在谭蔚泓取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1次回国探亲期间经朋友介绍,他认识了湖南京大学学的王柯敏教授。王柯敏教授约请他回国协助其在湖南京大学学的研究工作,他绝不犹豫同意了。
传统的化疗药物没法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辨别开,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毒副作用大。为了破解这1困难,谭蔚泓和他的团队1直致力于寻觅1种“聪明”的份子,既能杀死癌细胞,又不误伤正常细胞。
谭蔚泓带领的课题组在国际上率先将纳米生物技术、份子工程技术引入分析化学,提出了利用核酸适体研究癌症等疾病产生、发展的份子基础的新概念。
经过不懈努力,谭蔚泓团队研发出1种能向肿瘤细胞靶向输送大量抗癌药物的DNA“纳米火车”。“火车头”由核酸适体构成,可与某种特定癌细胞的膜蛋白结合,为给药系统提供“方向”和“动力”。而通过份子自组装构成的DNA结构则构成了1节1节的高容量“车箱”,用于装载抗癌药物份子或其他生物试剂。
“纳米火车”采取“火车”式设计,可1次性携带多个药物份子,有助于缩短病人的医治周期,下降医治本钱。同时,由于核酸适体可与目标物资或细胞高特异性地结合,由它构成的“火车头”可精准地将药物输送至癌变区域,避免对正常细胞的“误伤”,精准性大大高于传统的化学抗癌药物,毒副作用也非常小,可大大减轻癌症患者化疗的身心痛苦。
凭仗在生物分析化学、纳米生物技术、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展开的1系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工作,谭蔚泓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2014—2016连续3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研究人员名单,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点亮1个学科,带出1批人
在谭蔚泓的团队中,很大1部份都是他从国外“拉回来”的留学学者。“中国已迎来了比较好的发展时期,对科研的支稳重视程度非常高,为何不选择回国工作呢?”谭蔚泓总是这样说。
曾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的谭蔚泓说:“归国创业让我感遭到了从未有过的动力与豪情,为此我也积极鼓动了大批海外精英来华工作。”在他的动员与调和下,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的杨士成教授、美国艾梅瑞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的聂书明教授都曾与湖南京大学学展开了深度合作科研,有“世界生物纳米领域第1人”之称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科技顾问、美国西北京大学学查德•米尔金教授也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成为湖南京大学学特聘教授。
谭蔚泓2000年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1年获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B),2005年入选“中科院海外知名学者”。2004年,针对湖南京大学学没有生物医学学科的现实,他提议并成立了湖南京大学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10年成立生物学院,并担负创院院长。
到2015年他离职院长时,学院已有40多名老师,300多名学生,不但弥补了湖南京大学学的学科空白,也推动了湖南京大学学生物医学的发展和振兴理科的计划。他培养的研究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中有60多人在国内高校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材培养。
“如果说这么多年有甚么最使我高兴、值得我自豪的,就是这些遍及各地的学生们。”谭蔚泓说。
“知识份子应当戒骄戒躁”
科研的进程充满新的发现和挑战,更有让人厌倦的重复与困顿。回想早年的科研经历,谭蔚泓感叹,常常做了几个月实验,依然得不到想要的数据,最后只能推倒重来,“有时真让人窒息和失望”。
谭蔚泓不断勇攀科研高峰的气力源泉之1是恩师彭少逸。“彭教授曾对我说过1句话,让我毕生谨记。”谭蔚泓说,“科研工作就像孩童在海边玩建沙堡游戏,每次建好后又要推倒重来。1次次由简到繁,1次次除旧布新,在循环往复中不断创新。”
“癌症医治是世界性困难,在人体复杂的环境中对抗癌细胞存在很多未知领域。我们科研人员正是应用这类建沙堡的心态,在枯燥的科研中1次次循环往复、按部就班,急不得也急不来。”谭蔚泓说。
“如今国内科研发展速度快,1大批高素质的知识份子迅速成长,是使人欣喜的现象。但学界也存在1些浮躁、功利之风,知识份子应当戒骄戒躁,在攀登科学高峰时更应重视职业道德,时刻谨记科学家的身份、职责。”谭蔚泓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