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评:诊费低是医生消极出诊因素之一 你愿为“温柔”付费吗

发布时间:2017-04-28 14:54:41  来源:互联网

●对医生劳动的尊重,不但体现在患者的感谢中,更体现在诊费中。不能说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全部由诊费决定,但诊费偏低明显是致使医生消极出诊的关键因素之1

前些天去台湾旅行,飞机落地当晚,4岁的儿子忽然腹痛低烧。出门在外,最怕生病,我们赶快冲到了最近的台大医院。谁知这段意外就诊体验,倒成了旅行中最难忘的经历。

儿科急诊室里,站着1男1女两位医生。女医师看我们坐下,她才坐下,询问声音甜蜜似台湾影视明星林志玲。从用药史、过敏史、在幼儿园是不是产生过类似病例,到大便色彩、形状、次数、是不是伴随黏液,再到入台前后饮食、腹痛进程、以后行程……“林志玲”事无巨细地问了1刻钟。其间,我问啥,她都眉眼带笑地回答,就算有些问题反复咨询,她也没有丝绝不耐烦,反而会进1步解释清楚。看病看得如沐春风,我都有点发蒙。

“林志玲”问完,男医生又温顺地将儿子请上1侧的小床仰卧,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按压儿子腹部,询问他是不是很痛、怎样痛,随后又让他下床做1些动作。虽然腹痛,可儿子难得地配合。

抬表1看,20多分钟过去了,等医生准备开药时,我才如梦方醒:“不需要化验吗?”

“林志玲”再次温顺解释:“化验结果需要两3天,您那时应当到花莲了,看不到呢。而且,根据您对这位小弟弟大便的描写,他应当不是细菌感染,可以不化验。我们给他开治腹胀气的药剂,再吃些益生菌,抗生素就真的没必要吃。如果跑肚利害到1天4次,您再给他吃止泻药;发热超过38.5℃再吃退烧药。现在假期,只有急诊,但我们可以帮您预约医生,不知您是不是需要?”

等候缴费时,我还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看病?不由想起了上个月带儿子去京城某知名骨科医院看夜间急诊的经历。握着儿子肿得像根小胡萝卜的手指,我心急如焚,却只换来冷冰冰的3个字:“拍片子。”拿到片子继续问诊,医生面无表情地打字,然后将诊断书往我眼前1推,又是3个字:“自己看。”见医生惜字如金,我又追问是不是严重、什么时候能康复、需要注意甚么。谁知医生上下扫了我1眼,又甩出仨字:“看情况。”

1边是“林志玲”的温顺让我满心欢乐,1边是“3字医生”的冷漠让我莫衷一是。都是受太高等教育的医者,差距为啥这么大呢?也许答案就藏在缴费单里。这次在台湾看病花费折合人民币400多元,4种药才100多元,医生诊疗费却有300多元。“春风拂面”是有代价的,这代价就是对医生劳动的尊重。这类尊重不但体现在患者的感谢中,更体现在诊费中。

不能说医生对患者的态度全部由诊费决定,但诊费偏低明显是致使医生消极出诊的关键因素之1。想一想看,寒窗苦读少则5年多则10年、还要临床积累经验才能出诊的医生,看1位病人的诊疗费,还不如理发师剪1次头发、美甲师涂1次指甲,又凭甚么让学子甘于学医、医生乐于出诊?

诊费偏低更是过度医疗的病根之1。如果凭仗诊费没法取得体面收入,很多医生就会在化验、药品和医疗耗材上动脑筋。结果就是检查多、开药贵,大病小病都要化验,患者身心遭了罪,医保掏了冤枉钱。

也有人说,现在大医院人满为患,诊金定得再高,医生也没时间给你耐心诊断,看病反而更贵了。其实,提高诊费,其实不意味着看病就会变贵,而是对看病费用进行结构性调剂,建立科学公道的医疗价格体系。疑问杂症去诊疗费高的大医院,普通小病就去诊疗费低的社区医院或诊所。用价格杠杆引导病人分流,既能下降患者的就诊本钱,也能改良患者的救治体验。如果你愿意为医生的“温顺”付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林志玲式的医生会愈来愈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