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改进进口注册办法 国产创新药如何突围?
3月17日,CFDA发布公开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笔者借此机会,简要剖析国产创新药如何借国际多中心临床实现突围?欢迎讨论~
《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一、在中国进行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取消临床试验用药物应当已在境外注册或者已进入II期或者III期临床试验的要求,疫苗类药物除外。
——降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申请条件。
二、对于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完成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后,可以直接提出药品上市注册申请;提出上市注册申请时,应当执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文件的要求。
——直接进入新药审批,减少环节。
三、对于申请进口的化学药品新药以及治疗用生物制品创新药,取消应当获得境外制药厂商所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的上市许可的要求。
——不再要求进口产品需在境外上市。
四、对于本决定发布前已受理的,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提出免做进口临床试验的注册申请,符合要求的,可以批准进口。
——认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
一句话,这几条细则是对进口注册的简政放权,是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支持和推进,更是CFDA加强自身国际化、促进产业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探索。
题外话,请选择性跳过:
国际多中心临床IMCT(International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又称多区域临床试验MRCT(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这都是指在全球多个区域的多个中心按照同一临床试验方案同时开展临床试验。
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利益如下:
[1]利用全球最大的资源,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要求庞大病例数的临床试验;
[2]可以在全球较多国家,多种种族基因,多种生活条件,治疗环境的条件下完成该临床试验,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收集数据对药物的安全性、疗效进行更真实可靠的评价;
[3].庞大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可使得结果有较大的外延性的数据,更利于结论的可信性;
[4].利用全球或者区域间的庞大资源,提高了新药研发的效率,缩短了时间,可使新药更早上市,使患者较早享受新药研发的可靠、安全的成果。
就政策本身而言,这一项政策仅仅为CFDA两年来颁布政策中不甚起眼的一小块,甚至还是在征求意见稿阶段,但在CFDA促进医药全球化开发的道路上,前进了大大的一步。因此笔者将其喻为“化骨绵掌”—— 外柔内刚但后劲匹敌,厉害之处,全在内力。
该征求意见稿“内力发处”,正是加快了新药研发的进程和促进全球化趋势,更使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均获收益。患者群体、审评机构、研究机构、CRO、申请人(Sponsor)等都将在此获益良多:
1.患者群体:主要是国内,也可能惠及全球。降低IMCT(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的准入标准,将可促进更多的企业(尤其全球化企业)在中国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让老百姓试用有救命治病希望的新药,让国内民众在最快的时间用上好药,用上创新药。
2. 研究机构:国内临床研究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卓著成效,更经历过去两年临床风暴的洗礼,无论从组织管理还是日常运行都日益成熟规范。但由于之前法规的限制跨国企业的国际临床多中心相对较少,国内研究机构的国际多中心经验相对缺乏,国内研究机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为落后。此次征求意见稿的颁布,必将促进国内国际多中心的繁荣,提高国内的临床研究水平,促进行业的规范和成熟,提高国际竞争水平。
3.监管机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药害的原因,近十年的中国的药监机构长期过于谨慎而被诟病。自毕局长上任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严惩临床造假,放开BE和临床的审批,以更加开放和严谨的态度展现在人们面前。此次征求意见稿展现出监管机构以更宽广的胸怀来拥抱国际化,为百姓用药谋福,是一种自信开放的表现。笔者坚信,此项措施将使CFDA的审评水平更上一层楼,在国际制药监管机构的地位显著提高。
4.CRO: 该政策实施后国内临床试验将空前繁荣,作为该项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非国内临床CRO必将赚的钵满盆满。不过也必将有更多的跨国CRO企业进来,竞争也将会空前激烈,大浪淘沙,留下来的必然是精品。
5.申请者:在药物开发中,Sponser考虑的是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投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候选药物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政策一旦出台,无疑为申请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政策本身针对的是药品进口注册,似乎于国内药企没有一丝丝关联,甚至是将国外的“狼”带进来。但笔者不以为然,时至今天,创新药物的开发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事情,全球化的开发策略可以逾越和规避国际间药品监管之藩篱。该政策把“狼”带进来的同时,也会给走出去的国内企业提供机会,终于可以1套资料全球通用了,不必因国内的要求一个临床试验做两遍,大大加快国内外上市的进程。
总之,新政如若开始实施,对企业全面开展和实施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提供了很多时间和成本上的支持,也无疑为企业研发策略的转变缔造了新的思路。
那么,国产创新药如何借国际多中心临床实现突围呢?
抛砖引玉,欢迎拍砖:
1.全球化视野,重新审视药物开发产业链
中国的医药发展到今天,已经从最初的仿制转向高端仿制和创新药开发,药物创新的三驾马车“技术、人才、资本”已经齐备,药物创新的生态系统趋于完善。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认识到,“做药”已经不再是从试管到市场的“全产业链”运作,而是“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实现价值转化和变现的方法”。这在国际上是一种极为普遍的做法,国内的企业,如和记黄埔、百济神州、信达生物、歌礼、恒瑞医药等等在此领域已经开展了无数的尝试和成功案例。
2.全球化视野,选择最快的途径将药物推向临床
现在大多公司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的原因,无外乎几大原因,一是病人资源,二是审批速度,三是是数据资源的集聚和共享,然而归根结底就是提高上市速度。显然,这些公司开展国际多中心试验,并非是在A国家做临床实验,就意味着将来一定就在A国上市。
因此,于企业来讲,选择从哪些国家开始介入试验,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定。而实施此项工作的前提,必要的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之外,必须具备以国际通用语言为基础,由以下分支团队组成国际化团队或CRO机构:
(1)熟悉国际法规的专业团队。
(2)熟悉国际临床运营的专家团队。
(3)能够与国际并轨的高质量数据管理和统计团队等。
另外,如下图,值得指出的是,在细分专业领域具有高度权威的领军专家将会对项目的进展具有重大影响。例如在FDA,一位资深的权威医生将可影响FDA审评评估,此外,在未来临床实验的实施中,权威的医生也将促进在全球多个区域的多个中心形成共识,按照统一的临床试验方案开展临床试验。
图:MRCT的项目管理
图片来源:夏其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中国的发展及趋势
3.全球化视野,药物预期适应症的定位
药物适应症的选择一般与药物的药理毒理作用相关,但对于多选择性药物来说,如何选择适合的临床适应症作为项目最初的切入点,有时候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对药物开发、全球医药市场、各国药监政策、金融资本等有一定的火候,方可作出最佳决断。
例如,在美国开发用以治疗受影响病人少于20万人(仅限美国)以下的罕见病,或者通过药物的销售,开发企业不会获得经济利益的药物,FDA可以授予孤儿药的资格。并以此获得快速审批、税务减免、申报费减免、研发经费补助和七年市场独占权的优势。而许多在我国常见的病在美国为罕见病,例如卵巢癌、肝癌等。
4. 全球化视野,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直接的竞争武器和竞争策略,从过往的交易看,无论是恒瑞&,亦或是信达&礼来,这两歌PD-1市场独占权的对外许可,其本质也是专利权属的转让。我想即使再多一个诺奖,恐怕也难以弥补国人对青蒿素发明的伤痛。
结语:化骨绵掌的妙处,与其他简政放权措施一样,在于转变政府职能,以更多的担任引导、监督、服务的职责,让市场回归其本质。如最近呼声鹊起的GXP认证(GCP/GLP/GMP/GSP,)将被取消等,放权并不是简单的给相关机构松绑,而是为了供给侧改革更加深入彻底,也体现了政府自信满满和广纳百川的胸怀。
然而,一个个微小细节的转换,不能指望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马上得到解决,但未来的变革依然鼓舞人心。
原标题:CFDA轻施化骨绵掌,改进进口注册办法,国产创新药如何突围?
作者:宁大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