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中国已建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7-07-24 21:58:30  来源:互联网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22日从在北京举行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动会上得悉,2012年以来中国已在11个疾病领域建设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副部长说,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目的在于解决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脱节,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临床医学利用,先进诊疗技术不能快速向基层医疗机构推行普及等困难。

资料图:7月11日,由某健康科技团队研发的医疗AI“Doctor You”在北京万里云医学影象中心正式对外发布。“Doctor You”AI系统包括临床医学科研诊断平台、医疗辅助检测引擎、医师能力培训系统等。此次阿里健康和万里云对外展现的是“Doctor You”中CT肺结节智能检测引擎在远程影象诊断流程中的真实利用场景。据流露,Doctor You将很快进入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当中“服役”,成为医生的好助手。记者 金硕 摄

说,经多个部门密切配合,中国临床研究体系建设初具范围,不但在提升临床研究能力、加快临床转化方面迅速获得实效,也在加速医药产品创新、系统性破解医疗服务供给不足的难点问题等多方面展现出重要价值和影响。

据统计,中国已分3批在血汗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妇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疾病、口腔疾病等11个疾病领域建设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了全国约260个地级市的2100余家的各级医疗机构,构成了血汗管、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等9大疾病领域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和协同创新网络。

以血汗管疾病为例,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6家医院,组成了血汗管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并会聚建设了总量达550万份大型血汗管疾病生物样本库。

中国临床循证产出不足的状态有了“质变”。初步统计,各中心共布局展开了143个临床研究队列,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触及60余个病种;自主或参与制定诊治指南规范151项、制定国家标准42个,分别较中心成立前环比增长54.1%和40%,愈来愈多的“中国证据”、“中国标准”和“中国方案”出现。

“科技部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将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稳定支持中心的建设运行和发展。”说。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也表示,接下来将突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医学科技创新龙头、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先进技术辐射光源、创新人材培训基地的功能和定位,强化多方协同、会聚支持**、优化管理服务,努力打造1批国家临床利用研究的高地。

当日,相干部门发布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年发展计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3个文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