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为何会得肺癌?专家:或是“气”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6:55  来源:互联网

●肺癌骨转移等于“等死”?非也!不1定致命,目前已有很多应对手段

●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代表患癌?错!还需影象学检查才能确诊

肿瘤疾病已成为男性的“头号杀手”,其中,男性肺癌病发率和死亡率终年“雄踞”所有恶性肿瘤的第1位。不吸烟就不会得肺癌?肺癌骨转移就等于“宣判死刑”?如何才能尽早筛查癌症?上月底,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海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外科中心主任乔贵宾作客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之“爱父亲·送健康”微课,两位专家指出,肺癌目前已被定义为可控的肿瘤,即便产生骨转移,也可通过药物、放疗手段控制;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定期针对高危因素搭配体检,改良不良生活习惯,从源头遏制癌症的产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黎蘅、李津

男性为什么不健康?

不良生活习惯腐蚀“顶梁柱”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海波表示,肺癌、大肠癌、肝癌及前列腺癌都是男性病发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病发缘由与男性的性情特点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男性在生活中总认为自己是“顶梁柱”,不希望将压力分担给家庭,即便出现异常情况,常常是“自己扛”。

生活习惯上,吸烟、熬夜及饮食结构不良也是致病的重要缘由,其中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干,饮食习惯中肉类占比过大,则是肠道、胃部和前列腺肿瘤产生的危险因素。另外,长时间熬夜有可能会让男性错过了修复身体性能的比较好时机,致使免疫力降落,提高得病风险。“有时候,好好睡觉乃至比好好吃饭还重要”。

张海波谈到,男性预防疾病侵袭可以在生活习惯及性情方面进行规避,如在饮食中加大蔬菜的摄取比例,补充适当水果、蛋白质及淀粉类食品,同时增加运动时间;性情上,男性可以寻觅更多宣泄情绪的途径,最新研究指出,适度少许饮酒对男性的情绪有1定的舒缓作用。

为什么肺癌更青睐男人?

除吸烟 肺癌也多是“气”出来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外科中心主任乔贵宾表示,肺癌的产生是内因与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吸烟是肺癌病发的主要外因。“就我国而言,提倡吸烟人群戒烟,是预防肺癌的主要方式。”

乔贵宾还表示,肺癌更是1种“气”出来的疾病,除吸烟之外,这类“气”主要有两个方面:第1种是指环境,如空气污染、厨房油烟、装修材料挥发的有害气体和特殊工作环境;而另外一种则是男性的情绪、性情和心理状态等。“例如有些人在退休后很快就得病,多是没有适应好新的生活环境,进而影响到免疫性能和生理系统”。

真得肺癌怎样办?

不要急,找专家制定方案

很多男性确诊为肺癌以后常常表现得“手忙脚乱”,乃至听信“游医偏方”病急乱投医。对此乔贵宾特别提示,确诊肺癌后千万不要“急”,最主要是找专科医生制定公道的医治方案。医生会要求患者做多项检查,有些患者对此不理解,焦急地要求医生立刻进行医治。

乔贵宾解释说:“做检查的目的是明确患者肺癌的分期,这是制定医治策略的关键根据。经过量年医学发展,肺癌目前已被定义为可控的肿瘤,如初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基本可实现治愈,而晚期肺癌也有新的医治方式与药物,患者生存5年乃至以上也是很普遍的。”

张海波补充说,由于肺癌初期症状隐蔽不容易被发觉,很多患者被确诊时常常已到中晚期,错过比较好医治时机。不过,即便晚期肺癌也没必要失望,目前已有非常多的药物和手段可以控制。其中最为熟知的控制手段就是靶向药物,通俗而言,靶向药物是1种目标性及针对性非常强的药物,相比化疗更能保护正常细胞。在经常使用药物上,医生通常会给予相应的基因突变抑制剂。“例如在肺癌病发中,EGFR突变是亚洲肺癌人群中最多见基因突变,因此在晚期肺癌医治上,EGFR TKI类药物是很经常使用的靶向药。”

除靶向药外,目前较为热门的免疫医治也是晚期肺癌的医治手段,这类手段主要基于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新的认识,从而研制出相应的医治药物,如PD⑴和PDL⑴受体抑制剂就是较为常见的免疫医治药物。

“总而言之,即便是肺癌晚期也没必要过度着急,依照医生给出的医治方案进行医治,患者生存期在5年以上都是很正常的。”张海波说。

骨转移=“等死”?

NO!有药物等手段控制

很多肺癌患者听到“骨转移”后恍如遭受“晴天霹雳”,认为骨转移就意味着“光阴无多”,对此乔贵宾说,骨骼是肺癌最容易转移的部位,在肺癌病发期间,患者都有可能出现骨转移,主要表现为骨头疼痛、易骨折等,不过产生骨转移其实不1定致命,而且目前也有很多应对手段。

“例如骨转移产生在承重骨上,医生则会斟酌进行手术固定;若其他骨骼出现骨转移疼痛,则可使用局部放射医治;除手术和放疗外,目前医生会在临床上按时、按周期地给患者使用药物,例如唑来磷酸,除对骨转移有医治作用外,同时对肿瘤也有1定的控制作用。”

乔贵宾提示,出现骨转移的患者,只要在坚持原有医治方案的基础上,再加入部份医治的药物或手段便可有效控制骨转移,不会影响患者寿命。

怎样给父亲“送健康”?

针对高危致病因素

搭配体检套餐

两位专家均表示,应针对中老年男性在生活中的健康风险因素,搭配健康体检套餐。

乔贵宾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如果有较长时间的吸烟史、肺癌家族史或肺病病史,体检时应加入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是当前筛查初期肺癌的最有效手段,若筛查出有初期肺癌,患者便可进行手术切除。

而针对男性多发的大肠癌,张海波建议在体检中加入大便隐血检查,这是非常简单有效的筛查结直肠癌手段;对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或其他家族病史的男性,还可加入电子内窥镜,这是目前确诊大肠癌的有效手段。

针对男性独有的前列腺癌,张海波建议可加入前列腺B超检查。

肿瘤标志物异常=患癌?

应加用医学影象手段确诊

在体检套餐中,很多子女会给父亲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测,这类检测能否作为肿瘤的确诊标准?乔贵宾解释,相比医学影象检查,肿瘤标志物只能起到辅助参考的作用。

“有时候患者看到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标志物异常’,就以为自己得了癌症,实际上,影响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者体检当天有炎症感染,标志物指标就有可能会出现异常;又如有风湿或类风湿等本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标志物也有可能会出现异常。”

但同时乔贵宾也表示,虽然肿瘤标志物异常只能作为参考根据,但患者还是需要提高警惕,比较好在检查完肿瘤标志物后,再加入CT、B超或内窥镜等医学影象作进1步确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