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海淘药品不能转卖 福建一男子销售“进口药”被处罚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6:54  来源:互联网

福州7月10日电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如今“海淘”成了部份网购族的常事。有愈来愈多的人不满足于国内商品,逐步将眼光转向了国外的电商平台,从海外代购各类商品,其中海淘药品和保健品渐渐增多。要注意的是,代购回来的这些“进口药”,如果流入市场销售,将按卖假药论处,需负刑事责任。

许多“海淘”消费者普遍有个心理,只要是从在原产地居住的朋友手里购买的药品就用得放心。

今年50岁的林某在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凤山镇某村经营着1家台湾商品店。起初,林某销售的均为手续齐全的台湾商品,由于生意红火,积累了很多忠实客户,开始有些亲友、客户会询问是不是能代购1些境外药品。

2014年开始,林某就托老乡重新加坡带回了“虎标万金油”、“酸痛膏”、“张国胃散”等境外药品,放在其经营的台湾商品店内送给亲友或以微薄利润卖给相熟的客户。2015年6月4日上午,林某在销售“张国胃散”给全某时被公安民警当场抓获。

随后,罗源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证实,在林某所经营的店铺中共查获“虎标万金油”15盒、“百阳舒痛精油”9瓶、“百阳痛得消精油喷剂”11盒、“大东亚青草油”13盒、“酸痛膏”14盒、“酸痛膏”4瓶、“1条根酸痛药胶布”20片、“百草神风油”2瓶、“张国胃散”1罐。经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鉴定,林某被查获的10个品种74件药品在国内未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应按假药论处。

本案经过福建省罗源县人民法院1审、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审,终究认定林某以盈利为目的,在其经营场所内销售未经批准进口的药品,但鉴于林某能自动投案,有自首情节,且其犯法情节轻微,判处林某犯销售假药罪,免予刑事处罚,没收查获的药品。

对国外药品进口的监管,中国法律有严格的规定,销售境外药品须获得《进口药品注册证》。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进口,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经审查确认符合质量标准、安全有效的,方可批准进口,并发给进口药品注册证书。未经批准进口的,均按假药论处。因此,即使是实质意义上的“真药”,只要没有取得批文,1律算“假药”。

根据刑法修正案相干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最高刑罚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消费者在买境外药品时也要注意,从安全角度斟酌,购买药品比较好通过有销售药品资质的渠道购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