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胎盘能大补? 专家:可能引起细菌感染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11日讯 “胎盘能不能吃”1直是备受人们争议的问题。不光在中国,欧美国家自2000年以来也流行起1股以胎盘为补药的风潮。但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此发出正告,称母亲食用胎盘可能会使新生儿产生细菌感染的风险。
去年,俄勒冈州的1名新妈妈就由于食用了“胎盘药”导致婴儿得迟发性B型链球菌菌血症。仅在治愈GBS的5天后,婴儿又复发重进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生经验证后发现,这位新妈妈服用的“胎盘药”中的GBS菌株与新生儿GBS感染基因1致。原来,妈妈产后将自己的胎盘交给1家专门做胎盘胶囊的公司,而该公司在制作胶囊的时候并没有检测细菌。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换中心副主任钟凯指出,2005年,我国原卫生部就曾明确指出:胎盘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如果胎盘可能造成沾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依照《沾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依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另外,2015版《药典》也已将紫河车及其中成药全部剔除。
据钟凯介绍,我国也曾出现过“胎盘宴”的风潮,认为吃胎盘可以大补。但胎盘不但营养价值与普通的肉无异,而且有可能携带细菌和病毒。“有观点认为,胎盘是胎儿的天然屏障,它会阻止污染物。虽然胎盘入药的历史很久,但均未经过严谨的科学验证,因此其功效其实不确实。”
胎盘可以携带的有害微生物包括李斯特菌、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毒、麻疹病毒、疱疹病毒、莱姆病病原体等,其中有1些可能通过食用或接触致使感染。虽然高温处理可以杀死微生物,但温度不够或加热时间太短都有可能致使微生物侥幸逃脱。采取低温冻干生产的胎盘粉更有可能给微生物留下活口。
钟凯表示,目前多数科学家认为,胎盘主要是提供蛋白质等常规营养。其含有的“活性物资”要末含量太少,要末会在炮制或消化进程中降解,其实不能提供奇异的功效。而我国古代医学典籍里虽然有食用胎盘的记载,但李时珍、张景岳等名医都持反对态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