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中国抗真菌感染药物研发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6:47  来源:互联网

上海7月11日电 中国新1代抗真菌感染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获得重大进展。7月11日,同济大学与迈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人民币3000万元的技术转让协议,共同在同济大学医学院研发成果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真菌感染单克隆抗体药物。

该成果实现产业化后,将成为临床上更加有效地预防和医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弥补中国该医治领域抗体药物的空白。

本次转让的科研成果出自同济大学医学院姜远英/安毛毛研究团队,该团队由“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姜远英教授领衔,安毛毛副教授负责具体研发管理,长时间从事真菌耐药机制研究及抗真菌药物的开发工作,成功建立了抗真菌药物成药性研究及临床前药效学评价技术平台,在国内抗真菌药物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研究团队历经5年的研发,取得了针对真菌细胞壁高度守旧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份子。该抗体份子在多种属的动物感染模型体内均显示出较强的抗真菌活性,能够有效下降感染脏器载菌量和病理损伤,显著延长实验动物生存期,并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具有合作进入临床前研究的可行性。

团队研究人员介绍说,最近几年来,由于新的医治技术如器官移植后抗排异反应、肿瘤强化化疗等广泛利用于临床,临床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逐年增多,使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产生率明显上升。侵袭性真菌感染具高致死性,其本源在于抗真菌药物研发进展缓慢,临床可利用品种匮乏且易于产生耐药性,因此急需新靶点、新机理、更广谱的创新药物上市以满足临床需求。抗体药物作为近210年蓬勃发展的1类全新药物情势,其在抗感染领域的研发遭到了以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等为代表的大型制药公司和众多小型创新型生物技术公司的青睐,纷纭积极布局其中。

迈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于中国自由贸易实验区内,主要从事大份子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在单抗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领域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公司总裁刘大涛表示,公司已将抗感染抗体药物研发和产业化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与同济大学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姜远英/安毛毛研究团队在抗感染药物领域的研发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将此次合作品种推动到产业化阶段;同时在此次合作研究基础上,公司将进1步与同济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抗感染创新药物研究领域长时间、深入合作。

记者了解到,同济大学将根据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干**,将所取得的收益用于鼓励团队科研人员,加能人才培养,购置大型仪器装备,进1步提升团队科研能力,构成1批水平更高、数量更多的科研成果。

最近几年来,同济大学在大力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的同时,积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买通将“纸”变成“钱”的最后1千米,以发挥出科技成果的最大效益。学校积极推动各学科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在科研管理、科研成果转移进程服务、收益分配和管理,和科研人员鼓励等方面,创新机制体制,出台相干**,包括将原来传统的“科学技术研究院”,改制为“1部3院”,即“科研管理部、科学技术研究院、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引入第3方科技服务,将教师在服务社会方面的表现纳入教师事迹考核,在教师职称评聘中增列“社会服务”类等举措,以全面提升同济大学服务社会的能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