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女子肚子涨大误以为发胖 医院检查发现是肿瘤疯长

发布时间:2017-07-19 18:26:25  来源:互联网

肿瘤在盆腔疯长数年,占据了全部腹腔,乃至把左边的卵巢和输卵管都挤到了右侧,外观看起来有如足月孕妇,而患者竟1直只是以为自己“太胖了”。近日,上海市第1人民医院妇科肿瘤病房就收治了这样1位粗心的患者,手术切下的肿瘤直径达37厘米,重15公斤,医生都差点抱不动。

图说:医生分离并取出巨大肿瘤。市1医院供图

误以为发胖 “大肚子”竟是疯长的肿瘤

据了解,患者曾女士今年35岁,是美国某著名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平时学习工作繁忙,多年未进行体检,近期因自觉腹胀不适才来到市1医院救治。经检查,曾女士盆腹腔内有1个巨大的实质性肿块,上至剑突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达腹盆壁,几近全部腹腔都被肿瘤撑满。

“患者刚来的时候,导医看见她的大肚子还以为她是产科病人走错了科室。”市1医院席晓薇主任医师介绍说,盆腔肿块的患者初期通常没有甚么症状,很多人特别年轻未婚患者会以为自己肚子增大是发胖而至。不过像曾女士这样巨大的肿瘤却不多见,拖了这么久才来救治更少。

“疯长的肿瘤会压迫胃肠致使肠阻塞,也可能压迫主要血管引发下肢水肿,乃至致使生命危险,必须尽快手术摘除。”席晓薇主任医师立即将她收治入院,并组织团队进行讨论,制定医治方案。

由于瘤体占据了全部盆腹腔,这给术前诊断造成了1定困难。盆腔MRI与上腹部CT提示盆腹腔弥漫散布肿块,患者被初步诊断为卵巢来源的性索间质肿瘤——斟酌到实质性肿瘤的血供丰富,体积巨大及良恶性质难定,专家讨论后建议直接行患侧附件切除。

肿瘤大而“深” 手术难度超过预期

取得患者和家属手术同意及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于6月27日进行。虽然术前已知道这是个巨大肿瘤,但打开腹腔后的景象还是让人震惊:瘤体占据了全部视野,其表面纵横密布了大量血管,既有新生血管,也有被肿瘤压扯变形的原盆腹腔血管。由于长时间遭到挤压,很多血管已怒张得手指粗细,比正常的血管粗了数倍,血供极为丰富。

“这个肿瘤不但大,而且‘深’,当时我从患者右边盆底探查到已被完全挤压的子宫体及其相连的输卵管卵巢,刚想着庆幸右边附件还算正常,后来才发现这已经是左侧附件。” 参与手术的妇科陆萌医生回想说。

原来,巨大的肿瘤已把本来位于右边的卵巢和输卵管都挤到了左边的角落,1眼看去除肿瘤盆腹腔内甚么脏器都看不见,正常的组织血管解剖结构完全变形。更糟的是,经仔细探查发现,这个肿瘤并不是卵巢来源,而是长在了子宫左边的阔韧带内,不但瘤体巨大,而且向后腹膜生长,手术难度不言而喻。这意味着之前制定的手术方案基本落空,接下去的操作,难度和风险要比预计的情况大上好几倍。

3小时成功分离取出重15公斤巨大肿瘤

面对意外情况的出现,手术团队面临决定,是继续手术还是延期再开?终究,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讨论后,市1妇科肿瘤团队决定迎难而上,完成这台手术。全部手术团队开始高速运转起来,麻醉科团队之前就已完成了深静脉穿刺,开放两路静脉,此时更是密切监控患者的呼吸和血压。手术室护士们也赶快取来了更多的针线,为结扎大量血管做准备。

巨大肿瘤的摘除既是体力活,也是精细活。由于肿瘤过于沉重,在手术进程中,医生不能不1直“扶”住肿瘤,使其相对固定,鲜血乃至渗透了两层洗手衣。而肿瘤与周围组织严重的黏连、乱如蛛网的变形血管则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由于变形后的血管太粗,没法使用电凝止血,手术团队回到了外科手术的“原始”阶段,只能采取针线缝扎。

主刀医生打开肿瘤的包膜,逐1离断血供,谨慎推开血管,分离周围的重度粘连。被撑得薄如蝉翼的血管壁使得血管1碰就断,几近每推开1根血管,1旁的另外一位医生就要迅速将断裂处缝扎止血。据统计,整台手术出血量为1500毫升,斟酌得手术范围及不能使用电凝止血,这样的出血量其实不算多。

经过3个小时的密切配合和精细操作,手术团队成功分离并取出肿瘤。终究取出的肿瘤大小为37*28*17厘米,重达15公斤,病理检查显示为良性平滑肌瘤,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安稳,目前在妇科疾病房接受后续康复医治。

据介绍,此例病例中的患者因肿瘤构成时间较长,自己的身体承受力也随着肿瘤的增大在增强,加上耐受力强,对轻微的症状感觉其实不明显,所以没有及时发现。市1医院席晓薇主任医师提示市民,平时1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每一年可进行1次常规体检,发现问题后要找到相干科室问诊,进1步排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