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益盛药业一年跌3019万人参仍产大于销

发布时间:2017-03-08 22:06:47  来源:互联网

2月22日,益盛药业回复深交所询问称,由于人参部份规格的市场价格出现下滑,且公司持有人参数量较大,公司目前的人参储备数量大于深加工的所需用量,所以对超过深加工部份的人参储备依照市场价格计提跌价准备。截至2016年末,益盛药业的人参存货14.73亿元,本年对存货进行了减值测试后,对人参计提跌价准备3018.56万元。

最近几年来,益盛药业的人参存货呈上升趋势,2016年人参存货到达期末存货余额的88.18%。2015年益盛药业曾表示,其人参存货不会产生潜伏的减值风险,但2016年随即表示由于人参价格降落,人参存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这也是当年财务状态降落的主因之1。

对此,截至记者发稿,益盛药业未予置评。事实上,以人参为原料的1些药企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存货量。在卓创咨询中药分析师张斌看来,由于早年间人们觉得人参较为稀有,药食两用市场需求较大,且具有滋补的功效,因此很多资本进入,企业纷纭囤货。

中药材天地网分析师贾海彬认为,企业的上述行动或也存在防范市场波动的斟酌。未来3年人参产大于销的事实仍难以改变,但由于人参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上企业采购的需求,未来的人参行情还会在1个相对高位稳定运行,不会出现进1步狂跌。

市价低迷囤货企业“受伤”

2月22日,益盛药业在回复深交所关于2016年存货计提减值的询问函中表露,人参存货的原材料和产成品在2016年分别计提跌价准备2214万元、804.5万元。具体而言,原材料中包括55~80支以下品种的红参、统货生晒及白混须生晒,产成品中则包括大生晒参和小生晒参。

在3018.56万元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若今后影响因素消失,则可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记者注意到,2013年以后益盛药业的存货在逐年上升。2013年3季度,公司存货较年初增长84.11%,主要系购买人参及人参种植增加而至;2014年1季度存货比年初数增加43.90%,2015年3季度存货较期初增加10.39%,2016年1季度存货较期初增加3.26%。

不过,益盛药业不是唯逐一个持有较大人参存货量的药企。例如,2014年紫鑫药业年报显示,人参存货约占公司期末存货的95%,2015年定增预案中显示该公司已将部份人参存货抵押给银行。不过,紫鑫药业曾回复深交所对2015年年报询问称,公司人参销售价格保持稳定,目前公司库存以本钱法计算,不存在存货计提减值准备。

中药材天地网分析师贾海彬认为,最近几年来人参市场的涨跌幅度较大,对企业而言其原材料的稳定性或构成1定压力,且人参生长周期较长,多为4~5年,因此企业囤积人参或出于防范市场波动风险的斟酌。

或迎产量高峰期

益盛药业表露,公司存货主要为人参,主要包括红参和生晒参,人参作为公司的储备原材料,主要用于药品和保健品的深加工,在1定条件下红参及生晒参可以蕴藏10年以上。

张斌坦陈,在市场目前的供需环境下,很多人参企业也在斟酌如何通过有效的渠道出售人参,下降企业本钱,或探索如何实现高产,做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有些企业亦在寻求途径发展比较高真个人参产品,但目前优良的高端人参依然相对稀缺。

记者从中药材天地网得悉,自2011年起生晒参的价格安稳上升,2013年起开始大幅上涨,2014年5~10月到达顶峰,随后下滑,至2017年1月回升幅度不大。益盛药业亦坦陈,人参部份规格的市场价格出现下滑,根据人参的蕴藏期限和对未来的市场销售预测情况,目前的人参储备数量大于深加工的所需用量。

张斌对此表示,人参产业目前在逐步向规范化和范围化发展,在农户及企业广泛种植确当下,人参已不复昔日“物以稀为贵”的境况,市场逐步饱和,价格也随之降落。

贾海彬认为,在范围化的大田人参种植方法的推行下,土地的平均本钱大幅降落,产量较为稳定,因此最近几年来人参价格不高。同时,人参的药食两用需求在不断增长,而曾出现的人参高价期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2017年~2019年或迎来人参扩种下的产量高峰期。

张斌同时认为,目前85%左右的中药材品种已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包括人参在内的中药材在2017年的整体需求或显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