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探索新型产业链 杜绝“地沟油”回流餐桌
石家庄7月1日电 当“地沟油”经过加工提炼后利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润滑油、航空燃油等领域,这个曾让人们谈油色变的“餐桌炸弹”正在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积极探索下,渐渐开始体现它的价值。
6月末的冀南京大学地热浪滚滚。在河北省辛集市金谷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挂有豫、鲁、黑牌照的多辆大型运输车正等待装卸货物。来自中国10多个省区市的“地沟油”在这里经过加热、提纯、脱色和深度化学反应后转化成生物柴油、润滑油等产品,远销欧盟、美国、东南亚等12个国家和地区。
金谷团体董事长赵汇川认为,“地沟油”只是1种物资,本身不具有道德属性,只是人们对它的利用方式出了问题。“我们已建成了1条年处理近20万吨餐桌废弃油脂,转化出15万吨高品质生物柴油和无毒无害增塑剂等新型产品的生产线。”30日,在河北省辛集市召开的中国生物柴油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赵汇川如是说道。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1步加强“地沟油”治理工作的意见》,这是时隔7年后中国政府再次发布对“地沟油”的整治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将“地沟油”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如推动培养与城市范围相适应的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引导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企业适度范围经营等。
虽然“地沟油”不能放在餐桌,但如果简单地将其进行倾倒,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构成1定的资源浪费。在上海、成都等地,原料是“地沟油”的生物柴油已摇身1变成为汽车的“美食”。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1月份表露的1组数据显示,上海市使用餐企“地沟油”做车辆燃料的公交车已达104辆,在10条公交线路上正常营运。2017年,这1模式将大范围推行。
全国生物柴油行业协作组秘书长孙善林在研讨会上表示,将“地沟油”加工提炼转化成生物柴油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影响10分重大。
赵汇川坦言,“地沟油”回流餐桌的暴利催生了1条固执的黑色产业链,要想完全斩断“地沟油”回流餐桌的可能性就必须科学建立新型产、供、销模式。“1方面,政府严查严堵工作不能放松;另外一方面,科研机构、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地沟油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将其开发成有价值的工业用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