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机构联合发布提示:管理胆固醇可防心梗
北京6月28日电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鼓励计划”28日在北京启动。启动会上,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汗管病分会、国家血汗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中国血汗管健康同盟5家专业机构联合发布《“管理胆固醇,防心梗”核心提示》,呼吁公众及高危人群从监测血脂、管理“坏胆固醇”、辨认心梗预兆等方面入手,防范心梗的产生。
核心提示1:定期测血脂,是防心梗的条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与心梗关系密切。“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致使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血管狭窄,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会短时间内梗塞血管,致使心梗,危及生命。防心梗,要了解你的“坏胆固醇”数值,要从测血脂开始。
核心提示2:管住“坏胆固醇”,是防心梗的核心
北京大学第1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指出,不同人群“坏胆固醇”的指标不同,因此化验单上这1项没有“↑”也不可掉以轻心,而更应关注自己“坏胆固醇”的目标值。“坏胆固醇”重度升高者、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等,属于高危人群,应将“坏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对已明确诊断得了冠心病的,则要控制在1.8mmol/L及以下。同时,“坏胆固醇”水平越低,防心梗的效果越好。
核心提示3:遵医嘱医治、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是防心梗的保障
冠心病患者及心梗高危人群应遵医嘱坚持使用他汀类药物医治,使“坏胆固醇”长时间保持在目标水平;保持良好心态、注意气候变化、保持大便通畅,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如积极运动、戒烟限酒、少油少盐、健康饮食等。这些都是预防心梗的有效措施。
核心提示4:高度警惕胸痛等症状,是防心梗的关键
尽早辨认心梗症状,及时就诊。心梗的常见先兆症状有以下几种:近期内心绞痛发作频繁;突然感到胸闷不适,并在活动后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胸痛剧烈,并伴随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慌等症状。患者在出现上述任1症状后,应尽早到医院诊治。
核心提示5:1旦突发心梗,应第1时间拨打120
专家提示,突发心梗后应立即便患者平卧,切勿随便移动,并第1时间拨打120。打开门窗,松开上衣,延续呼唤患者使其保持苏醒。若此时患者已失去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期间注意保持电话及救生通道畅通。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孔灵芝表示,《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时间计划》已将35岁以上成年人血脂检测率纳入其主要指标中,因此“中国健康知识传播鼓励计划”将延续传播“测血脂、知风险、早干预、防心梗”的理念,提倡公众管理好胆固醇,预防血汗管疾病的产生,保障健康。
标签:
上一篇:增持子公司 葵花药业强化药品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