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心理健康 安享幸福晚年——记市经区医院临床心理一科
当1个人到达人生晚年时会由于岁月的流逝而承受1定的心理压力,于健康角度来讲,这是非常不利的。我国已有愈来愈的城市步入老龄化,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已迫在眉睫。固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更是1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对老年人来讲,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对保护心身健康相当重要。市经区医院临床心理1科承当着老年人心理疾病的诊断与医治,临床心理1科孙家果主任带您1起走进老年人的心理。
老人抑郁不可忽视
孙家果主任说:“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有不低于55%的老年病例在抑郁状态下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老年期抑郁症占老年人口的10%左右。在得了各种躯体疾病的老年人中,抑郁症的产生率高达50%以上。抑郁症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疾病,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重视。”
老年人处在1个特殊的年龄段,身体条件、外部环境都处在不断变化中,这些变化也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缘由。
孙家果主任介绍道:“老年抑郁症应当是社会、家庭、环境与遗传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老年人的空虚、孤单与孤独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更容易产生抑郁。相比其他人群,大约3分之1的老年病人以疑病症状为抑郁症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症状为主的躯体症状。”他还提示各位子女,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症状,各项检查结果均未发现躯体疾病时,无妨及时到老年心理科救治。
老年抑郁常常具有藏匿性。
孙主任已在临床1线工作数10年,很多患者也都慕名而来。但他却发现仍有很多否认抑郁的老年患者大多表现为躯体化症状,而情绪障碍易被家人忽视,直到老人有自杀行动才想到来老年心理科救治。这个躯体症状常常表现为不明缘由的疼痛,如头部胀痛、胸痛、后背痛等,有时表现为胸痛、心悸,其中找不到器质性病灶的头痛最为常见。
据报导老年病人中有55%的病例在抑郁状态下自杀。老年期抑郁症自杀的危险比其他年龄组高很多。自杀常常产生在伴随躯体疾病的情况下,而且成功率高。调查显示自杀未遂与成功的比例60岁以上人群为4:1,而40岁以下为20:1。
孙家果主任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对有各种躯体诉述,找不到相应的阳性体征,应斟酌藏匿性抑郁,无妨到精神科救治,及时给予抗抑郁医治。
保持愉悦心情 有益于身心健康。
孙家果主任说:“老年人随着躯体性能的衰退,心理承受能力也在下降。特别是退休后的老年人,心理变化较大,常常会出现失落心理。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要预防各种心理问题要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此,他也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注意个人卫生,坚持自己能做的事情尽可能自己做。再就是要丰富老年生活的内容,保持好的心情。多参加1些文体活动。另外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多参加成心义的义务活动,帮助他人也是不错的方式。义工在国外非常流行,如今在我国也逐渐构成的义工制度,对老年人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由于做义工可使老年人取得服务他人的满足感。同时也能够使老年人感到自己有用,发挥自己的余热。提高生存质量,对做到真正健康长寿有10分重要的作用。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如出现心理问题,家属应当引发高度重视,及时对老年人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市经区医院老年精神科架起心灵港湾,守护老年人心理健康,让更多老年人能够安享幸福晚年。
专家名片
孙家果:副主任医师,临床心理1科主任。对临床心理科常见疾病及疑问病例的医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善于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躯体情势障碍、逼迫症及固执性失眠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医治,在婚姻、家庭、青少年品行问题的心理咨询方面有独到见解。曾于2005年在北京大学6院进修学习半年余。现担负青岛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山东省身心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山东省老年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4年度被威海市医保处评为先进工作者。参与《帕罗西汀合并MECT医治难治性抑郁症对比研究》取得威海市科技进步2等奖。《威海地区慢性病调查研究》取得威海市科技进步3等奖。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