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孩子摸黑玩手机久了会变青光眼
广州日报讯 最近几年来,我国儿童和青少年近视产生率呈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明显增加。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为83.28%。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近视率已达95%以上,而高度近视得病率也高达20%。在孩子护眼的问题上,我们能做些甚么?
3~6岁起定期检查 尽早发现视力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主任医师白浪表示,0~6岁为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视力问题在这段时间发现出来,治愈的概率更大。因此她建议,从孩子3~6岁开始,每3个月到半年做1次视光检查,对出现或有潜伏屈光问题的孩子建立屈光发展档案。“屈光发展档案是针对孩子眼睛做1个屈光的筛查及发展评估,看看孩子的屈光究竟是近视还是远视、有无散光等。根据屈光发展的状态指点孩子用眼的程度和频率。”
“3~5岁的孩子视力应当到达0.6或以上,当发现孩子的视力差了应及时检查,再采取相应的改正办法。”白浪表示。
13岁左右是视力发育的第2个高峰期。在这1时期,视力修复和完善能力依然比较强,更容易取得理想的近视医治效果。频繁眨眼、头晕头疼、恶心想吐,都多是视疲劳的征象,常常会眯着眼睛看电视或歪头视物,也多是视力出现问题。家长要多多视察孩子的平常行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玩电子产品可致近视 摸黑玩更危险
愈来愈多的孩子,乃至是低龄儿童,学会了玩电子产品。数据表明,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屏幕的电子产品对孩子视力屈光度的影响远大于电视、投影。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大于20分钟以后常常出现揉眼睛的动作,说明眼睛已很疲劳了。长时间下来,近视度数就逐步加深。
“在黑暗的地方玩手机,对眼睛的侵害是非常大的。”白浪指出,不管是看书写字还是玩手机,环境太亮或太暗,都容易产生视疲劳。而长时间在暗环境中玩手机,瞳孔会放大,眼压可能会升高,长时间以后就会变成青光眼,特别是家族中得了青光眼的人。另外,孩子的巩膜比较软,眼压升高,眼球会逐步变大,越容易近视或近视度数加深。
玩电子产品还会致使干眼。研究发现孩子在玩电子游戏或看动画片时非常专注,眨眼次数减少,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容易出现干眼症状,表现为代偿性频繁眨眼,才引发家长们的注意。
专家支招
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平时生活中家长应当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护眼习惯呢?白浪给出了以下建议:
1.家长平时应当带孩子多去户外活动。研究发现:1年级的孩子,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3年后近视产生率降落10%;每天增加80分钟户外活动,1年后近视产生率降落9%。对还没有近视的孩子来讲,充分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
2.注意孩子用眼距离、时长,监督孩子每次用眼30~40分钟,休息10分钟。
3.尽可能减少电子装备的使用,要控制玩的时间,每次应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
4.室内光线要柔和,室内灯光不要直对眼睛或屏幕。
5.确保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保持营养均衡。体内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D和钙、锌等元素,比较容易得假性近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