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弘扬中医文化 中华针刀中医康复治疗及培训公益活动启幕

发布时间:2017-05-26 16:45:39  来源:互联网

5月18日电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支持、北京精诚博爱康复医院主办的传承祖国医学·宏扬中医文化-中华针刀康复医治及培训公益行活动在北京启幕,同时公益行子项目“首期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学术传承暨脑卒中康复医治高级培训班”也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近40余名中医工作者。

此次公益行活动以研究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和提高疗效为核心,以培养能够真正掌控中医药特点内涵和思惟特点的杰出人材为目标,全面系统地体现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医药人材培养的经验、智慧和特点,重视并且抓好中医药传承工作,对实现中医药发展这1国家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会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入室弟子、中华针刀医学第1代传承人司同表示,“此次展开的‘中华针刀中医康复医治及培训公益行’活动,旨在传承祖国医学,宏扬中医文化,把这个医治方法继续传播发扬光大,造福更多的病人。中治疗疗疾病的精华在于中医学的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没有发掘和整理的财富。我们应当首先做好传承,中医几千年来的延续靠的就是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保护,只有传承下去才能创新,今天我在这里又收了210几名弟子,弟子与在校学生不同,收为弟子就是承当了责任,弟子的医术水平也不同程度的反应了师傅的水平,双方都要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教与学,其实教学的进程也是学习的进程,这就是所说的‘教学相长’。 ”

谈到举行“中华针刀中医康复医治及培训公益行的初衷时,司同讲到:“脑卒中在我国的病发率是第1位,其后遗症更是多发的,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失能不但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而且给社会、家庭造成严重经济负担。作为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的入室弟子和针刀医学第1代传承人,我们创新的‘醒脑调衡针刀’是医治痉挛型瘫痪的有效方法,提高了康复疗效,缩短了康复疗程,特别配合中医康复手段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决心要把这个中医康复方法推行到全国乃至全球,让它造福更多人群。目前,已在北京、安徽、山东、山西展开了屡次义诊和培训活动,下1步还要继续在全国培训更多的医生,展开中医康复医治,多出中医康复人材,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支持下,联合更多的同道,成立全国脑病康复同盟,召开全国性脑病康复论坛,把这个公益活动做大做强,进行到底。”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医师、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入室弟子、中华针刀医学第1代传承人司同

会后,北京精诚博爱康复医院院长刘文华表示:“从公益上来说,早在2015年5月30日,我们就发起成立了1个博爱康复基金,主要用来做公益的家庭康复培训,这项工作在2016年6月17日正式启动,目前已为上百人带去帮助。现在司同教授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契机,那就是简便廉验的中华针刀,融会传承推行与公益医治,不但在情势上,内容上也是1次成功的创新。从技术上来说,我们有司同教授这样的名医带队,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教学医院、北京康复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这样的平台支持,可以保障‘中华针刀培训康复医治公益行’能够延续深入地做下去,切实帮助到更多人群。康复医学上世纪810年代进入我国,在1大批富有理想的康复医学专家和康复医疗建设者的带动下,获得了较快发展。在康复设施和康复医治技术上,和欧美、日本、台湾等地的差距正在缩小。目前,我们提出来了1个全面康复目标,鼓励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重享有品质的健康美好人生。从某个角度来看,康复医学本身就是1个关于尊严和生活品质的事物。为何要辛辛苦苦的做康复?就是为了和正常人完全1样,和受伤前的自己完全1样,不管工作还是家庭,我还是我。随着经济的延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的不断提升,我相信,愈来愈多的人会认识到康复医学的作用和价值。但在当前,通过公益活动传播普及康复医学,也是我们作为康复医学从业者的使命所在。”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不但为中华民族繁衍兴盛做出了出色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奇异的中医药,正在成为世界的珍宝。中华针刀和中医康复医治更是在中医大放光彩的浩大海洋里的闪闪发光的珍珠,希望通过传承祖国医学·宏扬中医文化-中华针刀康复医治及培训公益行系列的活动,如义诊、专项疾病培训班、中医高峰论坛等情势能够真实的把祖国中医文化进行传承宏扬。使得中医医师的技术得以提高,患者也将终究因此受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