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观察

北京市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 有望纳入医保

发布时间:2017-05-26 16:45:20  来源:互联网

本报讯今天是“全国助残日”。今天上午中残联、北京市委、市残联等领导到北京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点中心调研北京市残疾人工作的发展状态。记者从市残联得悉,本市正在研究制定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纳入医保**,今年有望实现。

市残联康复部相干负责人告知记者,目前,在儿童康复保障方面,每一个0到6岁的户籍儿童到定点机构接受康复,都可以得到每一年3.6万元的**,定点机构包括60多个康复机构、60多个教育机构和70多个民办机构,可以保证儿童就近接受康复。在残疾人辅助用具方面,去年本市出台了《北京市残疾人辅助用具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非贫困残疾人的**标准由原来的30%提高到50%,享受低保、低收入待遇、失业无稳定收入、1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少年、在校残疾学生等5类困难残疾人可享受100%辅具基本**。目前,本市在成年残疾人的非医疗康复**尚有不足,“由于残疾人除在医院接受医治可以享受医保以外,他们回家以后依然需要长时间的康复医治。”以1位截瘫残疾人为例,虽然出院后病情稳定了,但生活上依然不能自理或自理能力弱,家庭成员照护的压力非常大。

据了解,市残联已启动“生活重建项目”,截至目前已为150个脊髓损伤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目前这个项目采取的是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但这其实不能解决长时间康复的需要,因此依然需要政府出台保障**。”这位负责人说,现在,市残联已在与政府相干部门就成年残疾人非医疗康复纳入医保问题进行实质探讨,有望今年实现这1**。

市残联日前发布的《北京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中也明确表示,本市将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提升非医疗康复服务水平,构建覆盖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壮年、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康复服务**体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