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孤独症患者亟待早期干预开发潜能
发布时间:2017-05-02 16:50:05 来源:互联网
天津5月2日电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兼秘书长温洪日前表示,我国孤独症人群据估算超过500万人。他们中不乏有1定天赋,亟待通过初期干预及潜能开发,培养就业技能,乃至使之成为社会优势资源。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虽然缺少全国性统1权威的数据,但根据1般病发规律,国内专家推断,在2亿多14岁以下的青少年当中,孤独症患者很多于200万人。我国于1982年报告了第1例孤独症儿童,现在年龄在50岁左右,专家推断14岁以上成年孤独症人士很多于300万人。
温洪指出,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1个广谱的症候群,IQ值散布极为广泛,其中有很多孩子功能很高,或有常人达不到的优势能力,开发得当极可能成为社会的优势资源。即便功能较低的孩子,培养路径如果正确,也会在社会上找到应有的1席之地。
“由于孤独症大多在儿童期发现,1个孩子最少牵扯到6个家长的幸福。200万14岁以下的孤独症青少年,将关系到1200万人的幸福指数,帮助这样庞大的家庭群体摆脱精神困扰和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温洪说。
最近几年来,我国孤独症人士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对孤独症人士的帮扶仍偏重缺点补偿,优势和潜能开发相对滞后。同时,接受孤独症人士就业的雇主依然很少,孤独症人士在少数竞争性岗位和辅助性岗位上的就业,依然属于尝试和探索性的阶段,距离大范围就业前景依然遥远。
为此,温洪说,应推动孤独症人士从儿童初期干预开始,以自立和就业为导向,打造完全无缝衔接的生命全程支持和服务体系。她还建议,以孤独症专门种别的职业康复站为载体,推动建立就业支持体系。推动培养和建设就业辅导员队伍,培训专业辅导技能。支持性就业和辅助性就业相结合,协助中国残联抓好试点,辅助民办服务机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