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国产医疗器械 央视接连释放大信号
4月26日讯 信号显示,国产医疗器械或将再迎重磅扶持**。
4月19日,国务院总理在山东省威海市考察时到了威高团体,明确表示,医疗健康产业目前占我国产业比重不足,要把其做成支柱产业。还对威高自主生产的血透装备下降1/3医治费用表示赞美,称威高为医改、医保做出贡献,更加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无独有偶。
近期,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两大栏目接连聚焦国产医疗器械,也分别推出了深圳迈瑞和重庆海扶这两家国产医疗器械突起的典型代表企业,深圳安科亦有亮相。
说起来,这也是央视再次将视野集中瞄向医疗器械行业,不过与去年底暴光药械回扣现象、炮轰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力挺宁波式耗材降价模式不同的是,此次央视重点的关注对象是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研发创新及市场推行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央视以重庆海扶为例,特地关注了国产原创的大型医疗装备——“海扶刀”医治新技术,在国内难入医保问题。央视在节目中呼吁,相干部门破除医保**障碍,也加快审批,让更多的患者更快、更早地享遭到新技术医治。
案例1:利害了!重庆“海扶刀”
4月25日晚,CCTV⑵《经济半小时》栏目推出《利害了!中国最新“手术刀”》报导,对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分有限公司的“超声聚焦刀”(或称“海扶刀”)进行专题介绍,盛赞这1国产原创的大型医疗装备技术先进、打破进口垄断、乃至还走出国门,造福了国外患者,造福人类.....
在该报导中,央视还特别关注了海扶刀在国内的市场推行问题。
以下为央视报导中部份内容节选:
海扶装备在国内市场亟待**扶持
现在,来自国际市场的收入已占到了重庆海扶公司全部销售收入的3分之1。22个国家的50多家医疗机构已买了海扶刀这个大型医疗装备。但是就在国际市场逐步认可中国原始创新的医疗装备的同时,中国市场却亟待让医生们愿意接受这项新的医疗技术。
北京妇产医院专门建立了聚焦超声诊室,妇科微创中心主任段华:目前,与传统的切除和腹腔镜手术相比,海扶医治的数量还仅限于很小1部份,这有赖于大家对新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除认知,聚焦超声医治在患者中接受比较困难,还存在1个关键缘由,由于这是1个全新的医疗技术,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地方的医保部门还没有把它纳入医保范围内。
在重庆市和4川省遂宁市,海扶手术已纳入医保保障范围以内,技术的推行就有了更多可能。
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分有限公司市场专员李茂强:这个医院自从有了医保以后,他的病源量增加了基本上在30%到50%左右这样大的比例。
由于全国各地医疗物价的定价,和医保包括的范围不同,海扶技术在全国各地的医院遇到了不同境遇。
李茂强:基本上现在我们全国除西藏还没有我们装备,其他都有我们的装备,按说来我们的医保应当覆盖很高,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全国的这个医保有省级医保的,还不超过10个,比如说我们的重庆、上海、甘肃这些地方。所以说只有3分之1左右,这样就是大大不利于这个技术的展开和利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也是北京市引进海扶装备为数不多的几家3甲医院之1,副院长周丁华告知我们,眼下,他们正将海扶技术利用在肝癌和胰腺癌肿瘤的医治方案上面,这为癌症的医治方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而在向患者建议海扶刀这个新的医治方案的同时,周丁华带领的团队也遇到了一样的问题。虽然这个中国原创的医疗手段给患者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是没有医保**的匹配,推行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央视呼吁:加快审批,破除国产医疗器械医保落地障碍
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周丁华:所以我也呼吁我们卫计委也要和医保部门做1些沟通,全国性的对国产的大型医疗装备,对疗效确切比较好的、比较可靠的这类医治方案或检查手段,应当优先纳入医保范围以内。
半小时视察:
统计显示,2016年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前10强均为欧美企业所占据。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出台配套措施,对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计划的医疗器械和临床急需的医疗器械进行优先审批。最近几年来在多项**扶持下,在部份领域,国产医疗器械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个别领域,国产医疗器械乃至已国际领先水平。
不过,从海扶刀推行的经历,我们也看到,医保**成了海扶刀落地最大的障碍。我们希望相干部门能加快审批速度,能够让更多的患者更快、更早地享遭到新技术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案例2:迈瑞现身说法,国产器械闯入大医院
4月11日,CCTV⑵《交易时间》栏目专题报导了国内医疗装备行业目前的发展情况。
节目提到:
医疗装备行业的发展水平与看病难、看病贵有着直接关系,在医疗装备国产化的呼声愈来愈大的情况下,中国创造的医疗装备与跨国巨头之间的正面交锋也逐步拉开了序幕。
目前国内医疗装备市场正在产生变化,现在成心向采购国产品牌的公立医院明显增加,国产医疗装备的市场份额在逐步加大。
深圳市第3人民医院装备科负责人: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们医院采购国产装备的比例是逐年增高的。在2010年前后的时候,比例大概90%以上是采购进口装备,最近1段时间,我们进口装备采购比例降到了70左右。
不过,由于本钱、性价比等因素,目前采购国产装备的定单更多来自于民营医院、地市和县级医院,在3级医院里,国产医疗装备比例依然非常小,特别是高端医疗装备进入难度还是相当大。
从**角度,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正在迎来罕见的**密集推动期,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但是核心技术与服务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痛点。不过,目前国内1些医疗器械企业已或正在细分领域谋求突围,通过自主研发带来市场竞争力,也逼使进口厂商大幅降价。
比如,深圳迈瑞的细胞分析仪得到愈来愈多的高端客户认可,使得进口厂商的价格降落30%左右。
在节目中,深圳迈瑞的国产高端彩色B超的诞生进程也被特别介绍,强调了其在创新研发上的延续高投入和在产品质量上的坚守,这也是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最有力基础。
目前这些国产彩色B超机正在进入国内的1些大医院。医生告知记者,与国外装备相比,过去国产装备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血流的穿透力和灵敏度方面,不过目前他们在稳定性和清晰度方面已能够满足体检科、产科的平常临床利用需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