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下令医联体大爆发 彻底影响医院、药企
4月27日讯 影响医药人的利好政策来了!国务院发文:公立医院全部参加医联体。医联体内部统1招标、处方活动、药品同享。
▍医联体内部统1招标,处方活动、药品同享
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点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1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构成医联体内处方活动、药品同享与配送机制。
《意见》要求:10月底前,3级医院启动:2017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明确推动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10月底前所有3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到2020年,所有2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
《意见》明确:医联体内部统1管理,利益分配。3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医联体内统1管理模式;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
《意见》放开:医联体内,医生自由执业。在医联体(包括跨区域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大小医院用药、配送统1,药企大利好
文件表示要建立医联体内部资源同享;进而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1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构成医联体内处方活动、药品同享与配送机制。这对给医药行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省级招标作用被大大削弱了,医联体单独议价成为主要的采购模式;处方活动、医生自由执业,必定将医联体内部用药目录买通,大小医院用药配送1体化。捉住了3甲医院1个点,药品销售覆盖全部医联体,销量将获得更大突破。
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国共有2080所3级医院。按文件要求,每一个3级医院都要建设医联体,那最少会出现2080个医联体。如果你做好这2080个医联体的药品采购工作,意味着进入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市场了。这和以往1家医院1家医院地做工作,完全不是1个套路了。从任何1角度来看,这个政策对药品行业来讲,应当算是利好。
▍全面影响医药行业
政策来的挺快。在4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强调,把推动医联体建设作为医改的重大步骤向前推动。进而在4月14日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介绍了《加强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点意见》有关情况;时至昨日(4月26日)文件正式公布。
而对医联体的定位,也从最早疏松的结构,到去年8月1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推动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对建立“资产整合型医联体”的鼓励,最后国务院1锤定音:医联体内部统1管理、利益分配。
分级诊疗、自由执业、大小医院用药统1等等。各种影响行业的变化,都以医联体为载体,同时推开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医联体的建设,平衡了参与各方的诉求,这样的话,其实行将会非常顺利,影响也会是全面的。
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点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新1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以来,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条件显著改良,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材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服务长时间薄弱的状态逐渐改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升。但要看到,强基层是1项长时间艰巨的任务,我国优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公道、散布不均衡,特别是仍面临基层人材缺少的短板,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展开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益于调剂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增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益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行分级诊疗和满足大众健康需求。为指点各地推动医联体建设和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1、整体要求
(1)指点思想。全面贯彻党的108大和108届3中、4中、5中、6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兼顾推动“5位1体”整体布局和调和推动“4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建立和贯彻落实创新、调和、绿色、开放、同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以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医联体组织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鼓励机制,逐渐建立完善不同级别、不同种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发展方式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2)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兼顾计划。落实政府计划、指点、调和、监管、宣扬等职能,以城市和县域为重点,根据区域医疗资源结构布局和大众健康需求,依照业务相干、优势互补、双向选择、延续发展等要求,统筹既往构成的合作关系,兼顾安排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
坚持公益,创新机制。坚持政府办医主体责任不变,切实保护和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创新机制,逐渐破除行政区划、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壁垒和障碍,优化资源结构布局,结合医保支付方式等改革的推动,逐渐建立完善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机制。
资源下沉,提升能力。利用3级公立医院优良资源集中的优势,通过技术帮扶、人材培养等手段,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医联体内统1管理模式,发挥集约优势,推动区域医疗资源同享,发挥科技引领与支持作用,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能力与绩效。
便民惠民,大众受益。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逐渐实现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推动慢性病预防、医治、管理相结合,增进医联体建设与预防、保健相衔接,方便大众就近就诊,减轻疾病负担,避免因病致贫返贫,增进健康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大众取得感。
(3)工作目标。2017年,基本搭建医联体制度框架,全面启动多种情势的医联体建设试点,3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综合医改试点省分每一个地市和分级诊疗试点城市最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方式,引导医联体内部初步构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较为顺畅的转诊机制。
到2020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医联体建设,构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政策体系。所有2级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参与医联体。不同级别、不同种别医疗机构间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公平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责权1致的引导机制,使医联体成为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区域内医疗资源有效同享,基层服务能力进1步提升,有力推动构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逐渐构成多种情势的医联体组织模式
各地要根据本地辨别级诊疗制度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点,充分斟酌医疗机构地域散布、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业务关系、合作意愿等因素,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军队、社会各类医疗资源作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探索分区域、分层次组建多种情势的医联体,推动优良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活动。根据社会办医疗机构意愿,可将其纳入医联体。
(1)在城市主要组建医疗团体。在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由3级公立医院或业务能力较强的医院牵头,联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构成资源同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在医联体内以人材同享、技术支持、检查互认、处方活动、服务衔接等为纽带进行合作。
(2)在县域主要组建医疗共同体。重点探索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关键、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1体化管理,与乡村1体化管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构成县乡村3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构建3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3)跨区域组建专科同盟。根据不同区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资源,以若干所医疗机构特点专科技术气力为支持,充分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网络的作用,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组建区域间若干特点专科同盟,构成补位发展模式,重点提升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4)在边远贫困地区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大力发展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远程医疗协作网,鼓励公立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利用信息化手段增进资源纵向活动,提高优良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力。
城市与农村之间可以城市3级公立医院为主体单位,在已建立的长时间稳定对口支援关系基础上,通过托管区域内县级医院等多种情势组建医联体,3级公立医院可向县级医院派驻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重点帮扶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国家级和省级公立医院除参加属地医联体外,可跨区域与若干医联体建立合作关系,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展开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行和人材培养,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3、完善医联体内部份工协作机制
(1)完善组织管理和协作制度。制定医联体章程,规定主体单位与其他成员单位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等制度,提高管理效力。医联体可探索在医院层面成立理事会。
(2)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医联体建立责任共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积极性,落实功能定位。3级医院逐渐减少常见疾病、多病发、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康复机构、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医治、康复、护理服务。鼓励村卫生室根据当地大众就诊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3)扎实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全科医生培养。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在医联体内加快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以需求为导向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要把所有贫困人口纳入签约服务范围。通过签约服务,鼓励和引导居民在医联体内到基层首诊,上级医院对签约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服务。探索对部份慢性病签约患者提供不超过2个月用药量的长处方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双向转诊患者就诊需求,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情势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方便患者就近就诊取药。
(4)为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鼓励护理院、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入医联体。建立医联体内转诊机制,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继续医治和康复,加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为患者提供1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时间护理连续性服务。
4、增进医联体内部优良医疗资源上下贯通
鼓励医联体内医疗机构在保持行政隶属关系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条件下,兼顾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同享等,构成优良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
(1)增进人力资源有序活动。统1调配医技等资源,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使用效力。医联体内兼顾薪酬分配,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鼓励医联体内2级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材。在医联体(包括跨区域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在签订帮扶或托管协议的医疗机构内执业,不需办理执业地点变更和执业机构备案手续。
(2)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充分发挥3级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派出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点、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增进优良医疗资源同享和下沉基层。
(3)统1信息平台。加强计划设计,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对医联体的支持作用,结合建立省、市、县3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兼顾推动医联体相干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同享,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医联体可以同享区域内居民健康信息数据,便捷展开预约诊疗、双向转诊、健康管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看病就诊,提高医学科研技术水平。发挥远程医疗作用,增进医疗资源贴近城乡基层,探索实行远程医疗收费和支付政策,增进远程医疗服务可延续发展。
(4)实现区域资源同享。医联体内可建立医学影象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1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互认检查检验结果。探索建立医联体内统1的药品招标采购、管理平台,构成医联体内处方活动、药品同享与配送机制。
5、保障政策
(1)进1步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加大中央基建投资支持力度,加快补齐医联体发展短板,提高区域内疑问重病诊疗能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和远程医疗协作水平,推动医联体更好在基层发挥作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办医主体责任,落实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的产权归属保持不变,继续依照原渠道拨付财政补助经费。鼓励医联体通过技术支援、人材培养等方式,吸引社会办医疗机构加入并发挥作用。
(2)进1步发挥医保经济杠杆作用。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作用。公道拉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医院和城市大医院间报销水平差距,增强在基层看病就诊的吸引力,引导参保患者有序救治。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联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等多种付费方式,并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引导医联体内部构成顺畅的转诊机制,促使优良医疗资源下沉。
(3)完善人员保障和鼓励机制。依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本钱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嘉奖”的要求,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事迹、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鼓励机制。落实医院用人自主权,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请,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与医联体相适应的职称提升办法,实行科学评价,拓展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
(4)建立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和制度束缚,建立医联体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医联体技术辐射带动情况、医疗资源下沉情况等,不单纯考核业务量,要将3级医院医疗资源下沉情况、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作情况和基层诊疗量占比、双向转诊比例、居民健康改良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引导3级医院实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人事任免、评优评先等的重要根据,并与医务人员绩效工资、进修、提升等挂钩。
6、组织实行
(1)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1步提高思想认识,把医联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促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调和推动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展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合适本地区医联体建设的实行意见或方案,明确医联体建设目标及时间进度,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2017年6月底前各省(区、市)都要明确推动医联体建设的工作方案,10月底前所有3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
(2)明确部门职责。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兼顾调和和联动互动,及时出台配套文件,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保证改革措施有效落实,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增进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体制机制创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医联体建设的监管,明确医联体组织管理和分工协作制度,牵头制定相干技术文件。发展改革(价格)部门要完善医药价格政策。科技部门要会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支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增进医联体发展。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落实财政补助政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医保医疗服务监管,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国家开发银行要发挥开发性金融“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支持医联体及相干基础性建设。
(3)加强督查评估。国家卫生计生委要会同各有关部门通过调研、专项督查、定期评估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指点各地有序推动医联体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要给各地改革探索留出空间,及时总结推行有益经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调动地方积极性。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医联体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方法,综合评估质量、安全、效力、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因素,以强基层为重点,严格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增强大医院帮扶基层和控制不公道医疗费用的动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避免和破解大医院垄断资源、“跑马圈地”、“虹吸”基层资源、挤压社会办医空间等问题。
(4)强化宣扬培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展开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政策培训,进1步统1思想、构成共鸣。要充分发挥公共媒体作用,加强对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的宣扬,提高社会认可度和支持度,引导大众改变就诊观念和习惯,逐渐构成有序就诊格局。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4月23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