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自体脂肪干细胞疗法
2016年11月23日,礼来(Lilly)研究开发长达27年,投入近30亿美元研发的抗阿尔兹海默症新药Solanezumab在Ⅲ期试验中宣告失败。3个月后,2017年情人节(2月14日)那天,默沙东的阿尔兹海默症新药Verubecestat也被告知“几乎不可能得到一个积极的临床结果”而终止其临床试验,这给业内万众瞩目的新药研发领域泼了好大一盆冷水。那么如果我们换种方式,用干细胞来治疗是否可行?
3月10日,据Business Wire报道,韩国生物技术公司Nature Cell宣布,该公司旗下干细胞研究机构Biostar在美国已经开始开展一项名为“ASTROSTEM”的干细胞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现在正在招募阿尔茨海默症(AD)的患者。
韩国生物技术公司Nature CellCEOJeongchan Ra博士
该公司CEOJeongchan Ra博士表示,这项研究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16年11月24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这款名为“AstroStem”干细胞药物是从收集的10克成人腹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然后再通过静脉注射10次,每次2亿个细胞,输入到病人体内。这一学术成果由Jeongchan Ra博士与一位大脑研究专家Yoohun Suh教授共同合作完成,并发表在著名期刊《PLoS One》上,这一技术将有望成为世界标准技术之一。
据悉,今年2月,IRB(美国临床试验评审及管理委员会)批准了该项临床试验具体实施方案。3月8日,IRB同意分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夏威夷两处医院展开该项临床试验的“Syrentis Clinical Research”和“ATP Clinical”环节。至此,“ASTROSTEM”的干细胞药物的I/II期临床试验的所有行政审批都已获批完成,临床试验的患者可以入组接受治疗。
Nature Cell和R Bio共同承办的干细胞研究机构Biostar开发的这种自体脂肪干细胞培养技术,在过去的十年里已经投入了超过300亿韩元(相当于约2.61亿美元)的研发成本,这一技术曾被日本卫生保健机构(Japan's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获准应用于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3000多次。基于以往的研究,该研究机构将有望通过血管、软骨、神经组织等的重新修复,进而开发出难治性疾病的干细胞药物,比如脑血栓、心肌梗死、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的治疗药物。
Biostar也曾在开展关于治疗Buerger疾病和Romberg疾病的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注:Buerger疾病又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是血管的炎性、节段性和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Romberg疾病又称进行性面部半侧萎缩症,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皮下组织及面肌发育障碍的进行性萎缩病。)此前,这一命名为“JOINTSTEM”的临床试验是用于评价退行性关节炎的干细胞疗法,这一成果曾被发表在国际期刊《Stem Cel》上。目前,该疗法的临床试验的2B阶段也已经成功完成,并将获得韩国KFDA的获批上市,而这项II临床试验也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试验正在进行当中。
Nature Cell公司CEO同样也是Biostar干细胞研究所的负责人Jeongchan Ra博士表示:“此次AstroStem这一干细胞技术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应用,无论在疗效上还是安全性上都将有别于以往的药物疗法,它不但将缓解症状的发生,自体脂肪干细胞还可以作为受损的脑细胞更新换代的‘种子细胞’,分化出年轻的细胞,从而实现根本性功能逆转。”
右图是正常大脑的横截面图,左图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的横截面图
据悉,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干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AstroStem”已不是首例,2016年4月,Miami大学的Miller药学院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启试图使用间充质干细胞 (MSCs),企图以减缓或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临床研究。
而目前,获得FDA批准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屈指可数。据新康界统计,他克林(副作用过大,如今已不用)、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加兰他敏、美金刚共计五款药物。据药渡统计,除β-淀粉样蛋白假说外,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研发思路也在挖掘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如下图所示
总之,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领域而言,除了现有研究外,更多样化的治疗手段仍是机遇与巨大挑战并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