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和谐家庭的六个表现
编者的话:家,对每一个人来讲既是城堡也是港湾。幸福的家庭关系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有问题的家庭会成为人1生的阴影。本期,我们约请心理学家为家庭“诊断”,帮助各位辨认家庭中不和谐因素并积极“医治”。
父亲“1人独大”
这类“1人说了算”的独裁家庭结构,表现为父亲与家庭成员之间界限非常清晰。“严父”常常是自己的人格没有真正成长到1个男人的状态,需要用过度严厉的状态去粉饰自己没有长大的部份,“全副武装”让自己像个男人。在孩子眼中,这样的父亲丧失了温顺,与父亲交谈时总伴随着恐惧情绪,容易让孩子隐藏起自己的情感,在家里感到孤单、缺少密切感,致使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知。性情倔强的孩子常表现出很强的抵抗意识,与父亲产生对峙情绪,变得性情乖戾;而性情脆弱的孩子,则会产生恐惧心理,表现出欺骗、撒谎等不良行动。
在父亲“1人独大”的家庭中,需要让父亲意想到过分严厉对家庭的不良影响,从而主动改变家庭权利结构,家人间的互动关系也能由此得到改良。可以利用家庭重塑中的“雕塑技术”,通过形象、具体的身体姿态、肢体间距离等来展现与家庭成员们沟通的状态,将隐形的“地位”“关系”外显化。在雕塑的进程中,家庭成员间能彼此发觉,看到自己如何对人、他人又是如何待己,这类积极的互动能让家庭关系更同等,也是严父审视、调剂自己态度、行动的契机。▲
家庭话题“千年不变”
小时候被追问成绩和排名,长大了被催婚找对象……家中的话题,千年不变。1定程度上,这是堕入了“过分保护”的泥沼。家长在吃穿住行言“360度无死角”地对孩子进行限制,1方面使孩子缺少许多相当重要的同龄人陪伴经历,致使以后难以适应社会或走向歧途;另外一方面,孩子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受阻,社会化不足,自我需求遭到限制,乃至出现人格障碍。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讲,首先是自我教育。父母应不断提高本身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让自己有更丰富的内涵来与孩子做更多方向、更深层次的对话。另外,父母更应理智对待孩子成长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应用科学、公道的教育方法。比如,当孩子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父母不能给出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答案,或为了保护“尊严”而不懂装懂,给出毛病答案,更不可用“你怎样问题这么多”之类压抑孩子的求知欲。只有从小把话题范围扩大,才不至于未来只围绕“学习”“结婚”打转。▲
有个唠叨的母亲
唠叨的母亲对家里的事情表现出过度关注,事无大小都过分控制,这样的母亲热中于对身旁的人说很多很多话,有诉苦、有指责、有抱怨。有研究称,女人1天要说3万字,唠叨操控下的母亲的话语量远不止这个数。这实际上是母亲通过嘴巴来寻求幸福感,是1种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大多由安全感和价值感不足造成,常常伴随着焦虑。
母亲是孩子最密切的人,过分唠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个性发展、为人处世和生活态度。但多数时候,母亲本人并没有觉察到这类行动是病态的。这类情况,仍然可以通过“雕塑技术”来让母亲提高对自己的觉察,意想到丈夫和孩子是如何感知自己的,接受家庭成员的反馈并做出改变。▲
工作耽误亲情
5岁的甜甜由于妈妈长时间加班,缺少陪伴,内心非常敏感。在1次家长会上,1个小火伴由于妈妈的失约缺席非常难过,失控在教室里大哭。只见甜甜安慰她说:“你不要难过了,我妈妈也常常爽约欺骗我,大人都1样,喜欢说谎话,是个骗子。”多让人心寒的1句话。
许多家长看似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在外“征战”,但很多人是以工作为借口,回避家务和感情,而到工作中去寻觅安全感,这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本身。
有言道,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爱是在陪伴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缺少陪伴就是缺少爱,这样的孩子内心是极度空虚和孤单的。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父母关闭心门,且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更没法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再多精美的礼物玩具都没法代替父母的陪伴,父母应当守护孩子,让他们做幸福和快乐的天使。毕竟成长只有1次,给孩子比较好的陪伴,努力去了解孩子到底需要甚么,将孩子封闭的心门打开。▲
家庭关系功利化
想象1个场景,父母的朋友来家里做客,谈天说地之余总提上1句:“来,让你家孩子 弹个钢琴助助兴。”好似不会1点乐器,我家孩子就拿不出手。在很多家长看来,钢琴等乐器意味着气质、财富、高贵,孩子拿得出手,家长很有面子;同时也满足自己1些攻击性需要,比如带着孩子去考级,看自家孩子“打败”别家孩子。除钢琴,针对孩子的其他种种“技能”“培训”也让父母们趋之若鹜。
家庭关系过分功利化,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有些孩子乃至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尊重他们享有的人格权。父母不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物或私有财产,期望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欲望或理想来满足虚荣和夸耀。孩子是成心识的、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应当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同等对待。应尊重孩子的兴趣,留意发掘孩子喜好并为孩子提供支持,完成良好的家庭教育。▲
3代人胶着
有时候,3代同屋喜乐融融;有时候,3代同屋鸡犬不宁。如果成员间彼此界限清晰,关系处理得好,3代同堂本身没有问题,还对孩子成长有极大帮助。但“卷入”的3代就像1锅粥,这是指代际之间、个人之间界限不清晰,过分纠缠,影响了夫妻作为家庭核心的作用,这类3代同堂会破坏家庭功能,稀释家庭中父母跟孩子的关系。
“卷入”的关系常常是为人父母双方不成熟的表现,他们需要老父母的帮助。而且,在家庭结构还未稳固时,3代人共处1个屋檐,容易造成夫妻关系破裂,加大夫妻双方心理压力。孩子在这类环境下成长,有可能产生极大的内心冲突:到底听爸妈的,还是听爷爷奶奶的?
夫妻作为1个家庭的核心轴,要把这个轴守稳、守清楚,只要是这个轴在,这个家庭的根基就没有问题。为了下1代的健康成长,尽可能在家庭根基稳定后再约请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1起生活,且共同制定“规章”,各司其职,不让家庭结构混乱,也不让孩子内心矛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