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宝宝先天内脏膨出 专家特别设计“产时”手术

发布时间:2017-03-10 21:30:13  来源:互联网   

3月8日,长沙市湘雅医院1产妇胎中女婴患“先天性脐膨出”,医院专家大胆假想,特别设计“产时”手术,将宝宝袒露在外的脏器重新放回腹腔,目前产妇已康复出院,1直在手术房外等待的父亲称“像1个世纪1样漫长”。

20秒可以做甚么?中南京大学学湘雅医院的专家的答案是:为刚刚娩出头部的新生婴儿成功气管插管。

为了挽救1名“先天性脐膨出”女婴的生命,几天前,在湘雅医院39号手术间,上演了1大1小两台特殊的手术。20秒前,产妇正在进行剖宫产,婴儿的头部和肩部刚被分娩出;20秒后,女婴还没发出第1声哭泣,就马上被实行气管插管,呼吸通道建立……

3月8日,长沙市湘雅医院正式对外发布消息,目前产妇已康复出院;宝宝已拔除气管插管,腹部伤口恢复良好。据悉,在产时展开诞生缺点医治手术并获得成功,这在湖南省尚属首次。

被称为“妇女之友”的妇产科医生冯继良,怎样也想不到,自己从医30年来,自己的从医经历被拍成了电影,想起自己从医几10年来,个中心酸只有自己知道,但最成心义的事情莫过于他改进了传统肿瘤手术,为广大妇女减少痛苦,深受欢迎。

进妇产科被男家属暴打

30年前,在妇产科看到1名男医生是很新鲜的事,而让1名男医生看妇科疾病,也很难以开口。不过,当时刚毕业的冯继良被分到妇产科时并没有多想。“医院缺人,老主任又想要个男医生,好干体力活。”冯继良说。

在都是女人的科室里,冯继良显得特别刺眼。

不能放弃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内脏膨出

说起自己的求子路,来自岳阳的闾女士和丈夫邓先生就欷歔不已。5年前,28岁的闾女士便开始接受试管婴儿辅助生殖医治,前两次均告失败。第3次,闾女士终究成功怀上了**。但是,其中1个胚胎由于着床不好停止发育,在她和家人的眼中,仅剩的这个宝宝是全家最后的1线希望。

让闾女士1家始料未及的是,另外一个胚胎发育到18周时,竟被告知胎儿“先天性脐膨出”,也就是说孩子肚子上有个洞,内脏都翻出来了。这1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闾女士1家的心瞬间跌入了深渊。

像这类情况,医生1般都会建议流产。但是,闾女士听到这个消息时的第1反应是“不能放弃!”“好不容易怀到了5个月,宝宝已隐隐有了胎动的迹象,我真的难以割舍。”闾女士和丈夫商量,1定要尽最大的可能保住宝宝。

大胆假想专家特别设计“产时”手术

怀孕20周时,闾女士来到湘雅医院产科问诊。在排除染色体异常等遗传性疾病后,该院胎儿医学专科主任姚若进教授表示,闾女士肚子里的宝宝还是有希望救治的。“在分娩的同时对宝宝进行手术修补,将外露的脏器重新放回腹腔。”姚若进提出了1个大胆的假想。

据姚若进介绍,产时宫外医治是当前胎儿外科手术医治中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这1术式在湖南还未曾展开过,但国内国外有先进的经验。以后,姚若进约请该院多个科室和部门的专家进行屡次会诊,论证手术的可行性,并就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姚若进告知记者,以往,此类患儿诞生后,经过儿科医生评估再肯定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产时胎儿手术是宝宝从子宫出来后立即为其进行手术。“在新生儿未哭泣、未进食的时候,胃肠道气体少、腹腔压力低,更利于腹壁缺损修补的成功。”姚若进表示,与传统手术相比,产时胎儿手术可减少感染,且伤口瘢痕反应小,伤口愈合后更美观,宝宝术后可以像正常孩子1样健康成长。

据介绍,产时手术对麻醉也有特殊的要求。为了使胎儿娩出子宫后胎儿循环不中断,依然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取得氧供,需实行很深的吸入麻醉,使子宫保持舒张,避免子宫收缩引发胎剥削离。而与此同时,还需要保持较长时间吸入麻醉,使胎儿通过胎盘平衡得到麻醉,在此期间还要保持母体血活动力学安稳。

“这个宝宝除内脏外翻,还有多个大血管走行异常,病情复杂,在胎儿脱离胎盘循环之前建立人工气道,大大减少了其缺氧风险,控制胸腹腔内压,有益于内脏膨出的修复。”专家表示,此类手术对新生儿的麻醉实行、生命体征监测和调控也要求10分精细和准确。

生命接力两台手术同时上演

3月2日中午,闾女士被推动了手术间。来自该院产科、小儿外科、麻醉手术部、新生儿科等科室的近20名医护人员已做好了手术准备。

13时30分,剖宫产手术开始。

4分钟后,胎头娩出。

“快,气管插管!”还未等婴儿发出第1声哭泣,仅仅20秒钟的时间,由该院儿科岳少杰教授带领的新生儿科团队及王锷教授领衔的麻醉团队便迅速为宝宝进行气管插管,并建立呼吸通道、静脉通道。

13时37分,断脐、静脉置管。以后,宝宝被移送到早已准备好的“长颈鹿温箱”(无菌、恒温,像妈妈的子宫1样安全舒适,并可以快速转换成手术台)上,可以清楚地看见孩子的脐带位置膨出1个足有成人拳头大小的透明球囊,而球囊里包裹的是孩子全部肝脏和部份肠管。以后开始新生儿监测、麻醉。

13时47分,由宰红艳副教授带领的小儿外科团队立马接过了此次“生命接力”的第3棒,开始为女婴实行修补手术。术中,由于新生儿肝脏柔软易碎,宰红艳谨慎翼翼地将外层囊壁与之进行分离,然后将袒露的脏器轻轻地放回宝宝的腹腔中。“虽然宝宝腹部裂口很大,足足有8厘米,但值得庆幸的是宝宝身体发育情况良好。”宰红艳术后高兴地说,本来他们还做了2次手术的准备,现在1次手术就完全修补好了。

14时30分,女婴先天性腹壁发育缺损畸形矫治术完成。而在20分钟前,妈妈的剖宫产手术结束。

宝宝父亲

等待“像1个世纪1样漫长”

“是这么多医护人员1起努力,才让我实现当爸爸的欲望,真的太感谢他们了。”宝宝的父亲邓先生说,虽然在手术室外等待的时间“像1个世纪1样漫长”,但当得知女儿体重3.3千克,母女平安,他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邓先生告知记者,每天有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看着宝宝1点点坚强,感觉特别欣慰。虽然现在宝宝还没有撤呼吸机,目前还不能进食,只能靠静脉输营养液,但听到医生说宝宝的情况在1每天好转,他和妻子都充满了希望。

“每次探视的时候,看着宝宝呼吸的节奏,摸摸她的小手,觉得她能感觉到爸爸妈妈在为她加油。”邓先生说,他期待宝宝早日撤下呼吸机,这样宝宝妈妈可以参与对宝宝的“袋鼠式护理”,通过宝宝和妈妈密切接触,让宝宝更快康复。

脐膨出

脐膨出是指1种罕见的先天性腹壁发育缺损畸形,因胚胎时期腹壁发育不全,在脐带周围构成腹壁缺损,致使腹腔内脏脱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