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消渴症
消渴症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状。其实消渴症就是我们常说的糖尿病,患有消渴症让很多患者都非常担心,怕导致并发症,因此大家比较关心中医消渴症的治疗,下面我们就通过文章内容一起了解一下。
中医所说的消渴是有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等症状的疾病。这些症状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多一少”,相信大家很快就联想到了糖尿病。实际上,西医所说的糖尿病是属于中医上消渴的范畴。
西医对糖尿病的定义是以血糖是否超标为标准的,但消渴也不完全等同于糖尿病。中医将消渴按病情轻重分为上消、中消、下消,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便如膏为下消。消渴症中,下消病情最为严重,与糖尿病也是最为接近的。
那么,中医消渴症如何治疗?
中医治病有“同病异治”之说,就是指对于同一种疾病,由于原因、症状的差异,即表现出来的“证”的不同,因而治法也是不同的。这是符合中医所说的“辩证论治”原则的。
1、阴虚燥热:阴虚生内热,体内虚火旺盛,阴液受到内火灼伤,人就感觉到烦渴喜饮,并伴有尿浊而黄、舌红苔薄黄。阴虚导致胃有内火,患者就会有消谷善饥之症,虽然吃的多了,但形体却十分消瘦。
治疗:阴虚燥热的人一定要注意养阴润燥。平时多吃一些补阴的食物,如枸杞、百合、玉竹、鳖甲等药食两用中药,以达滋阴降火。
2、脾胃气虚:由于饮食失调或劳累过度使脾胃被损伤,脾气被损耗,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司,实际上就是一种消化不良的表现。脾胃运化功能弱,患者要么会出现能饮能吃,并伴有拉肚子的症状;要么感觉食欲不振、四肢乏力。
治疗:对于脾胃气虚的患者,应该着重于健脾益气,以补脾胃之虚弱。平时应该多吃山药、大枣、小米等食物来和胃健脾。
3、阴阳两虚:阴阳两虚所导致的消渴症,一般会出现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混浊如膏;还会伴有少气无力、消瘦面黄、手心潮热、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
治疗:阴阳两虚的患者,要注意阴阳并补、温阳滋肾。所以,平时的生活中,既要吃补阳的食物,也要吃滋阴的食物。千万不能只补充一种,造成阴阳平衡被打破。
气阴两虚用参芪降糖颗粒
在面对这样一个现代医学疾病,必须在坚持对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医学辨病与中医学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对辨证论治规律予以统一,才能提高辨证选方用药的准确性及临床疗效。根据糖尿病病人的表现不同分为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证型,其中以气阴两虚证最多,约占53.6%。
而参芪降糖颗粒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症患者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其与西药针对降糖等指标对比,在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症患者症状、减轻不良反应、保护靶器官、提高经济效益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多靶点、多方位综合调治
1、调节糖脂代谢紊乱。黄芪、地黄、麦冬、枸杞子、五味子、山药等有不同程度的降糖作用;人参可增进糖的利用,促进糖的代谢,抗脂肪分解活性,恢复糖尿病耐糖能力。
2、改善胰岛素抵抗。五味子有很强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人参、黄芪、地黄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增强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作用;麦冬多糖能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3、多方位综合调治。人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黄芪具有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人参、麦冬可改善心功能,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以上内容就是针对“中医消渴症”的简单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中医治疗糖尿病一直以来都备受患者信赖,因此服用参芪降糖颗粒是不错的选择。